正文 第12章 潛能(2)(1 / 3)

2.切勿多話。同時說和聽並不容易。億萬富翁富卡以說得少聽得多而著名。大家都知道,他曾在重要的業務會議中從開始坐到結束不發一語。有一次他告訴我:“上帝給了我們兩隻耳朵,卻隻給我們一張嘴是有原因的,我們應該聽得比說得多。”為了避免說得太多而喪失開發業務的機會,有些訓練者建議利用“火柴燃燒法”:假想你的手上拿著一支燃燒的火柴,當你認為火焰即將燒到手指時,停止說話,尋求其他人的回應。

3.切勿耀武揚威或咬文嚼字。你說話的對象可能會因為你的態度而膽怯或害羞,他們可能因為不想聽起來口齒不流利而變得自我保護。即使你是某一個話題的專家,有時仍應學習保持沉默,同時表示你希望知道得更多。

4.表示興趣。沒有比真心對人感興趣更使人受寵若驚了。你想象你碰到的每個人脖子上都掛了一個牌子:“讓我感覺我的重要性。”告訴別人他們給人的感覺時要謹慎,但是你可以問:“聽了我告訴你別人對你的感覺後,你覺得怎麼樣?”

5.專心。別心不在焉,你可以練習如何排除使你分心的事物以培養專心的能力。

6.切勿亂下論斷。聽聽別人怎麼說。你應該在確定知道別人完整的意見後才作出反應,別人停下來並不表示他們已經說完想說的話。

7.切勿花所有時間去思索你的下一個反應。

8.鼓勵別人多說。稍加運用理論就會有很大的作用。我們有時在談話或訪問時會先言不及義的聊一聊,隨後才出現精辟的見解、有意義的陳述、或有價值的信息,此時要以誠心的讚美來誇獎說話的人。例如:“這個故事真棒!”或“這個想法真好!”之後你希望對方再加強的行為就會出現。因此,如果有人做了你欣賞的事情,你應該伺機獎勵他。僅僅是良好的回應,就可以激發很多有用而且有意義的談話。

9.聽意見而不隻是詞彙。嚐試在心中描繪出你所聽到的內容的藍圖。

10.選擇性。嚐試忽略枝微末節和廢話,專注於重要的事實。

11.讓別人知道你在聽。方法之一是保持視線接觸,用你的眼睛和耳朵傾聽;另一方法是答話,偶爾說“是”、“我了解”或“是這樣嗎?”告訴說話的人你在聽,你還是有興趣。

12.無聲的停頓。如果你在談話中一直回答、點頭,那麼偶爾暫停反應或許可激發更寶貴的信息,這是新聞記者慣常采用的方式。許多人無法應付沉默或缺乏反應的場麵,所以他們會馬上發表意見打破沉默。

13.停止焦慮。假如你的情緒不集中,你可能無法接受信息。

14.對事不對人。別人或許有令你反感的態度,但是要訓練自己注意聽人家說話,即使是仇人說的話也有值得聽的事實。

15.注意非語言性的暗示。對方嘴巴上說的話實際可能與非語言方麵的表達互相矛盾,學習去解讀情境。

16.注意弦外之音。注意沒有說出來的話、沒有討論的信息或觀念及答複不完全的問題。

17.記錄你所聽到的。在某些情況下拿出紙筆或錄音機可能造成反效果。但是,事後將主要的事實及重要的觀點做成筆記可能非常有用。假如你要用錄音機,先請求使用許可,然後盡量放在被訪問者視線以外的地方。因為當麥克風或錄音機直接放在麵前時,許多人會變得非常害羞,即使他們並不反對錄音,但他們的談話會因此變得過於謹慎。

18.接受並提出回應。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剛說過的重點複述一遍,你可以說:“為了確定我了解你要我做的是什麼,我重述我了解的情形是……”

19.善於利用聽到的東西。特別是辦理業務的人員,應該注意傾聽顧客或準顧客的意見,同時利用這些意見達成銷售的任務。

人際交往中的十大技巧:

(1)保留意見:過分爭執無益自己且又有失涵養。通常,應不急於表明自己的態度或發表意見,讓人們捉摸不定。謹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