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江湖事業的巔峰(1 / 2)

在紛繁複雜的線條交織成的五光十色的舊上海,除了聞名全國燈紅酒綠的夜總會外,就屬當時在全國都具有極大影響力的黑社會組織—青幫。解放前的大上海,無論是權傾一時的市長還是有靠山的局長廳長等人,上任之前一定要先拜青幫老頭子,也就是青幫的龍頭老大。你膽敢不拜,用不了多久,少則一個星期,多則幾個月,就會被趕出上海灘。那些達官貴人,軍閥顯要,見了上海青幫頭子黃金榮都要矮三分。蔣介石再有勢力,到了上海後還必須拜黃金榮為師,當了“委員長”還照例去上海給黃金榮拜壽,足見青幫勢力之大。

然而青幫在上海社會中達到權勢頂峰的人物卻不是黃金榮,而是杜月笙。而構成杜月笙不斷增長的權勢力量的網絡的各種線索則是彙聚在1932年11月成立的其私人組織恒社之中。

恒社作為一個上流人物的組織,其成員的大門並不向杜月笙所有弟子開放,僅限於有社會地位的人。據說恒社重要人物陸京士在恒社3周年紀念會議的演講中,強調了恒社作為杜月笙私人組織的性質,他說,恒社隻有一個領導人、一個中心,那就是杜月笙,所有恒社成員必須為杜先生效犬馬之勞。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杜月笙的恒社,因為它和上海資產階級、國民黨政客、政府官員的聯係,成了上海青幫中最有勢力的私人組織。而正是因為這個權勢龐大的私人組織使得杜月笙在舊上海的這個時期達到了黑道事業的巔峰。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國家打黑力度的增強,上海的青幫組織逐漸肢解到最後煙消雲散。然而作為杜月笙私人組織的恒社卻得以保留下來,延續當初建社的宗旨並繼續冠以青幫的名號發展到現在,所不同的是這個黑幫組織逐漸從地上轉為地下。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現在的上海青幫的龍頭名叫黃百強,上海青幫在黃百強手中經過近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企業集團—黃氏企業集團,整個集團業務延伸至社會包括金融,地產,船舶港口,商品零售業等各個領域,直接管理的資產達幾十億,間接管理的資產上百億元,黃氏集團在深滬兩市各控製一家上市公司。上海金融界有句話,如果黃氏企業一感冒,那麼上海的經濟都要打個噴嚏,足見其在上海的金融地位。

上海青幫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杜月笙手中締造了一個黑道勢力的巔峰,時隔六十多年後的九十年代在黃百強的手中又締造了一個白道經濟的頂峰。盡管現在的上海青幫黑道經濟已經不是其主要的經濟來源,但仍在其下轄娛樂場所賣一些搖頭丸等毒品,另外就是給東南亞一些國家做些軍火槍支的買賣。

已逾六十的黃百強有三個兒子,老大黃成天,老二黃成陽,老三黃成才,老大主理青幫黑道的生意,老二主要輔助黃百強處理高氏集團的內部事務,而老三則是個典型的富家紈絝子弟,吃喝嫖賭樣樣都行,一點也沒有繼承黃家的優良血統。

今天晚上在外灘調笑蓉兒結果被蓉兒出手傷了的就是黃家的三少黃成才,而黃成才的身邊的就是黃家的二公子黃成陽,今天黃氏企業在外灘的富豪夜總會開酒會,黃成才受傷後本來想回夜總會找老大黃成天的,結果剛到門口就碰上了黃成陽。把情況和黃成陽一說,其中不免有不少添油加醋的成份在其中,聽得黃成陽對這兩個人也感興趣了,畢竟這麼多年在上海還沒有聽過有誰敢惹青幫的,尤其還是青幫的三公子,所以帶著二十多個保鏢浩浩蕩蕩就朝楊東城走來。

其實在楊東城打量黃成陽的同時,黃成陽也在觀察著楊東城和蓉兒二人。二人中站立男子的相貌並不算英俊,但是很有一種剛性的美,尤其他的目光猶如浩瀚的大海一樣平靜,似乎任何事情也不能使其泛起半點漣漪,但是如果動起來就絕對是波瀾壯闊的大海嘯。在商場滾爬多年的黃成陽早養成了一種處變不驚,圓滑事故的性格,這種沉著的性格才使得他在黃氏企業呼風喚雨獨擋一麵,但是當他今天看著眼前的這個男子的時候卻突然感覺到這個人好像距離自己很近,又好像距離很遠,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讓人絕對不敢生出輕視之心。不過最讓黃成陽看不透的卻是眼前男子的年齡,似乎很年輕,但是異常穩重的神態犀利的眼神卻明顯和他心中猜測的年齡不相稱。而他身邊的那個女子,雖然很豔麗,但是那是一種肅殺的美,尤其那雙美麗的眼睛背後隱藏的若有若無的殺氣總讓人不寒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