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秘密基地中的秘密(1 / 3)

第四十三章 秘密基地中的秘密

孫恒的兄弟來的很快,他到來之後,我和李歡歡也得到了自由,據說是他帶來的一紙命令救了我們。在看到了命令之後,這裏的公安局才讓我和李歡歡走出酒店,恢複了自由之身。

這個自然是孫恒求著陳老幫忙,才最終達成的。我和李歡歡趕緊的給陳老和孫恒道謝,然後休整了兩天,確定了沒有人在跟蹤我們之後,才帶著孫恒的兄弟——應三友,一起來到位於本省西部山區的廢棄礦山。

應三友是個輕易不說話的主兒,他從見到我們以來,三天時間,就說過兩句話。一句是“我叫應三友”;另一句就是“孫恒叫我來的”。至於其他的,隨便我怎麼問他,他都一言不發,隻是看著我笑。

我不知道這是他的性格,還是他的習慣,又或者是他們部隊的規定。反正我再三試過之後,就決定不再和應三友說話了。

李歡歡對此倒無所謂,她專心的開車領路,放佛車上就隻有她一個人似的。

我們來到礦山的時候,已經是下午的四點十分。下車後李歡歡帶我們走了將近十公裏的山路,才來到一個很隱蔽的廢棄礦道口。

對於棄車不用,反而走山路的原因,李歡歡解釋的時候這樣說:“車子會留下痕跡,很容易被跟蹤,還是走路來的更安全些。”

應三友早就有些著急了,他大概是擔心晚上光線太暗會影響他的工作,所以一到地方,他就迫不及待地解下他的背包,衝進了已經出現在我們麵前的礦道。

李歡歡和我立即跟上,很快就來到了一道鋼鐵大門前。

李歡歡上前打開了這一道門,這道門她打開過,知道如此打開,所以很是順利。

應三友笑著對李歡歡豎起大拇指,卻還是不說話。

我們便一起往裏走,不多一會兒就看到了李歡歡說的第二道大門。這道門是合金製成的,上麵有一個數字鍵盤,一看就知道是電子密碼鎖。

我和李歡歡主動的退開,把地方讓給應三友。我還拿了一隻手電負責身後的警戒工作,防止有人闖進來偷襲我們。

這裏是萬龍會的秘密基地,除了極少數的幾個人知道外,也沒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了。但為了以防萬一,我還是做了準備的。

李歡歡負責盯著應三友工作,她對不熟悉的應三友還是很不放心的。

應三友畢竟是專業的,很快就打開了這第二道大門,而且看起來毫不費力的樣子。

我們接著往裏麵走,很快的就看到了第三道大門。這一道門戶很是奇特,門板上麵居然什麼都沒有,就是一整塊鐵板。我和李歡歡感覺奇怪,應三友也是一臉的不解,不時地回頭看我和李歡歡。

我忍不住也上前觀察起來,好久之後,認輸退後。李歡歡也是如此,觀察了好一陣之後,隻得退回來。

應三友的臉上開始出汗,很快的,他在大冬天裏的居然汗如雨下,他被難住了。

我看見他把一件件精良的儀器拿出來,一一的試過之後,又一件件的放回去。如此一個小時之後,應三友很是頹廢地坐在地上,一臉的失望和無奈。他也終於說出了他的第三句話:“開不了。”

我和李歡歡大急,上前又是一陣的觀察和撫摸,甚至是敲打,可最終還是一樣的結果——開不了。

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鑰匙孔或電子鍵盤之類的東西,也沒看見有什麼按鈕之類的東西,怎麼才能打開這扇門呢?

我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久久沒有動彈。

應三友在一旁也是一副冥思苦想的樣子,一動也不動。

李歡歡還在四下裏尋找可能是機關或按鈕之類的東西,但是卻沒什麼進展。

我們在第三道門這裏被擋住了,完全失去了方向。

時間慢慢的過去,也不知道到底過去了多久,眼看著應三友沒有了辦法,李歡歡也不再尋找機關,我突然就想起一個故事來:

話說以前有個富翁,臨終的時候,想要在他的三個兒子裏麵,選出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來繼承他的家業。於是富翁出了一道題目來考驗他的三個兒子,並且請了家人和朋友一起前來作證。題目就是:如何隻用一枚銅錢就能買到可以裝滿整個房間的東西。

富翁的三個兒子各自拿著一枚銅錢上街去購買可以裝滿一個房間的東西,富翁則留在家裏等候消息。

很快的,富翁的大兒子就買回來了一車稻草。富翁看過之後,隻是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富翁的二兒子很快也買回來了一大堆的棉花。富翁看過之後,也隻是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在場的家人和朋友都覺得很奇怪,這大兒子買回來的稻草,雖說不能完全的裝滿整個房間,但也差不了多少,可以說是達到了富翁的要求。二兒子買回來的棉花也是一樣的,基本上就是達到了富翁的要求的。可這個富翁怎麼就不說話呢?難道他還不滿意?

就在親友們疑惑不解的時候,三兒子回來了,兩手空空,隻在他的衣服口袋裏裝著一根小小的蠟燭。幾乎所有的人都感覺不解,他們認為這一根小小的蠟燭,是不可能裝滿這麼大的一個房間的,三兒子這一次是必輸無疑了。

富翁這時候卻笑了,而且很開心地宣布:“獲勝的是我的三兒子,我的家產由他繼承……”

包括大兒子和二兒子在內的所有人都不理解,認為這是富翁對三兒子的偏袒,考驗不公平,要求富翁解釋。

富翁卻隻是笑著讓大家等著,說一到晚上就會讓大家完全的明白的。結果到了晚上,四下裏一片漆黑的時候,當三兒子點燃蠟燭,使得整個房間一片光明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沒話說了。

這隻是一個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但是我卻從中想到了一些別的東西:那就是我們的習慣性思維,很多時候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它也許就會誤導我們,讓我們根據習慣去處理我們遇到的問題或事情,結果就可能完全的錯誤,達不到我們所期待的效果。所以有些時候,我們就必須要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換一種方法去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事實證明,很多時候,換個角度,我們遇到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很容易的就被我們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