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遇事不計較,心寬即是福——寬心是一種處世良謀(3)(1 / 3)

秘書不知所措地愣在當場,董事長更氣,從口袋拿出10塊錢:“10塊錢買他一張名片,夠了吧!”豈知當秘書遞還給業務員名片與錢後,業務員很開心地高聲說:“請你跟董事長說,10塊錢可以買兩張我的名片,我還欠他一張。”隨即再掏出一張名片交給秘書。突然,辦公室裏傳來一陣大笑,董事長走了出來:“不跟這樣的業務員談生意,我還找誰談?”

業務員的“忍”終於贏得了董事長的青睞。試想,如果沒有足夠的忍耐性,這樁生意怎能做成?

我們生活的現實社會日新月異、變化無窮,我們麵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我們切不可忘記也不要忽視“忍”。人生之所以多煩惱,皆因遇事不肯忍一步,其實,這是很愚蠢的做法。

寬心的人應該在被激怒的情形下,保持自己的風度,“以忍為進”讓別人看到一個聰慧大度的你。

很多人在爭吵的時候都不肯先低頭,無論對方是男人還是女人,仿佛與別人爭吵時,如果自己讓步就是件丟人的事情,尤其是與同性爭吵更不能敗下陣來。

爭吵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許多時候,爭吵往往都源於一些小事情,然而正是因為這些小事卻造成了許多無法挽回的錯誤。

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的口角、爭鬥與矛盾是由於失於忍而造成的。諸如我踩你一腳,你瞪我一眼,而且出言不遜,接著雙方就怒目相對,仿佛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又如在排隊時爭相推搶,一有碰撞,便惡言惡語,甚至於當眾出手……諸如此類的生活瑣事,不勝枚舉。其實這些小事,隻要稍稍忍耐一下,便會煙消雲散。這道理甚為簡單。

當年越王勾踐若不是忍受了為奴之恥,怎會有雪恨複國之日?韓信若不是忍辱胯下,怎能官拜大將軍?司馬遷若不是忍受宮刑,怎會有《史記》流芳萬世?曹雪芹若不是忍受十年清寒,又怎會有千古絕唱《紅樓夢》?

“小不忍,則亂大謀。”朱元璋時刻銘記孔子這句話,在他遭受非人待遇的時候,他便舒展開握緊拳頭的手,以終極目標為己任,總想著一時的忍讓必會帶給他更大的發展空間,最終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

一次,在公共汽車上一個男青年往地上吐了一口痰,被售票員看到了,售票員對他說:“同誌,為了保持車內的清潔衛生,請不要隨地吐痰。”

沒想到那個男青年聽後不僅沒有道歉,反而破口大罵,說出一些不堪入耳的髒話,然後又狠狠地向地上連吐三口痰。

那位售票員是個年輕的姑娘,此時氣得臉漲得通紅,眼淚在眼圈裏直打轉。車上的乘客議論紛紛,有為售票員抱不平的,有幫著那個男青年起哄的,也有擠過來看熱鬧的。大家都關心事態如何發展,有人悄悄對司機說把車開到公安局去,免得一會兒在車上打起來。沒想到那位女售票員定了定神,平靜地看了看那位男青年,對大夥說:“沒什麼事,請大家回座位坐好,以免摔倒。”一邊說,一邊從衣袋裏拿出紙巾,彎腰將地上的痰跡擦掉,扔到了垃圾箱裏,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賣票。

看到這個舉動,大家都愣住了。車上鴉雀無聲,那位男青年的臉上也不自然起來,車到站還沒有停穩就急忙跳下車去,剛走了兩步,又跑了回來,對著售票員喊了一聲:“大姐!我服你了。”車上的人都笑了,七嘴八舌地誇獎這位售票員不簡單,真能忍,雖然罵不還口,卻將那個渾小子製伏了。

女售票員請大家回座位坐好,既對車上的乘客表示了關心,又淡化了眼前發生的這件事,緩解了緊張的氣氛;她彎腰若無其事地將痰跡擦掉,此時無聲勝有聲,比任何語言表達都有說服力,不僅感動了那位男青年,也教育了大家,更是為和諧社會做出了表率。

在生活中,我們也難免會遇到一些蠻不講理的人,甚至是心存惡意的人,有時還會無緣無故地遭到這種人的欺侮和辱罵。每當遇到這樣的事時,常讓人覺得忍無可忍,這時如果我們不忍,就會正好成了對方的出氣筒,也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正如一首詩說的那樣:忍字心上一把刀,遇事不忍禍必招;如能忍住心中氣,過後方知忍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