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模棱兩可的回複讓隊伍一時手足無措,隊員們也開始害怕起來,就連場上霸氣十足的鄭波私底下都偷偷問過李衛國:“領隊,咱是不是要回去了?我聽說丹麥隊都搬進領事館了。”
隊伍馬上與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取得聯係,大使館對此事十分重視,連夜派了一名文化參讚和一名工作人員,從新德裏飛到海德拉巴,當他們和李衛國碰頭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淩晨了。李衛國又立即和世界羽聯及賽事組委會取得聯係,大家一起討論解決辦法。最終,世界羽聯第一副主席派山和當地警察總署署長保證,加強中國隊的安保力量,確保中國隊的安全。這個臨時會議結束時,已經是淩晨4點了。
第二天,中國隊居住的酒店換了一批新的安保人員,配備了新式武器,去往酒店的大巴和警車全部更換成新的,酒店內的安保措施大大加強。這樣,中國隊才決定留下來繼續參加比賽。
即便是這樣,李衛國心裏還是不踏實,每天晚上都翻來覆去睡不著,生怕出什麼意外,以至於後來,他每天睡不著的時候,就起床到室外,繞著酒店走一下,看看安保是不是會有盲點。整個比賽期間,李衛國沒有睡過一個好覺。
那次經曆讓李衛國現在回想起來還心有餘悸,他說:“看到到處都是荷槍實彈的軍人,誰都害怕,得不到上級清晰的回複指示,又很無助。那樣的感覺,終身難忘。”
苦,或許是最奇妙的味道,可能大家都不喜歡它,因為那種味道讓人難以下咽。但可能每個人又都喜歡它,因為苦過之後,也許就是甜。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羽毛球隊史無前例地包攬5金,可輝煌的背後,一件不和諧的事卻無法回避,那就是中國隊最具實力的女雙組合於洋/王曉理因為“消極比賽”事件被取消比賽資格,賽場內外一時間沸沸揚揚。
一直到今天,李衛國依然覺得在這件事情中對運動員的處罰過於嚴厲。他說:“這件事主要是因為世界羽聯製訂的規則不夠完善,我們不過是合理利用了規則,這在體育比賽中很常見。對於這樣的做法,直接取消運動員的比賽資格,我覺得太過分了,這是對運動員4年艱辛努力的不負責任。”
當時的情況,於洋/王曉理如果取勝了,那麼她們將在淘汰賽第一輪碰上另一對中國組合田卿/趙芸蕾,李衛國說:“自己的隊員提前相遇,任何國家一般來說都會想方設法避免的,這很正常。”
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世界羽聯召開了聽證會。與其說是聽證會,不如稱其為“宣判大會”,會上根本沒有給各代表團陳述情況的機會,直接就宣布取消於洋/王曉理等4對組合的比賽資格。
聽證會結束後,李衛國和總教練李永波一邊安慰隊員,一邊準備提起上訴。可當天下午,中國代表團團部發來通知,要求羽毛球隊完全服從奧委會和世界羽聯的處罰,不得提出上訴,同時要做好運動員的思想和管理工作,把負麵影響最小化。
“其實當時心裏就是憋屈,本來就是規則製定不嚴謹,到頭來讓隊員去承擔責任。尤其是不讓我們上訴,當時都覺得接受不了。”李衛國一直覺得不太公平。
但現實必須要麵對。接到通知已經是下午3點了。根據相關處罰規定,兩位運動員需要在下午6點之前搬離駐地,已經在賽場上備受打擊的運動員,還要麵臨和大部隊分開的窘境,換誰都難以接受。
作為領隊,李衛國隻能硬著頭皮去做兩位運動員的思想工作。推開兩位運動員的房門,李衛國看見兩人的眼睛已經哭腫了。他本計劃裝出一副輕鬆隨意的樣子來安慰兩人,可那時候根本不可能,沒安慰幾句,李衛國也跟著於洋和王曉理哭了起來。
不過,那次事件也讓李衛國看到了隊伍的凝聚力。在那樣的大環境下,全隊的每一個人都頂住了壓力,把挫折轉化為動力,團結一心,包攬了5枚金牌。李衛國說:“在我看來,這就是全隊核心文化的體現。總的來說這是一件壞事,但我們通過共同的努力,把它轉化為了好事,這也是中國羽毛球隊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