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之後見彩虹
可以說,從選擇拿起球拍到進入南京市體校,石宇奇的羽毛球之路走得很順。他喜歡羽毛球,也小有成績,這讓他很開心。但任何成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無論你願不願意,波折和磨難遲早要來,更何況石宇奇是一個有夢想、有追求的小男孩,不經曆磨難,如何能見到彩虹?
石宇奇是以全省比賽第一的身份進入南京市體校的,而那次比賽的前4名和他一起進入了體校。以前,石宇奇贏他們可謂手拿把攥,可進入市體校之後,由於那3個人年齡比石宇奇大,身體先開始發育,很快,速度力量都處於下風的石宇奇在和他們的對抗中盡顯劣勢,負多勝少。
看到以前的手下敗將超過了自己,自尊心很強的石宇奇一時無法接受,盡管他刻意加大了訓練量,但身體素質的差距很長時間都無法彌補,這對他打擊不小。他哭著向爸爸抱怨,此時的爸爸收起了曾經的嚴厲,輕聲細語地安慰他、鼓勵他,告訴他身體成長是一個過程,隻要不灰心、不喪氣,堅持不懈地訓練,終有一天他的身體也會強壯起來。更讓石宇奇感動的是,他的南通老鄉、江蘇隊的陶嘉樂此時站了出來,主動幫助督促他訓練;隊友湯振寧也站出來,幫助他共度難關。有爸爸的鼓勵和兄弟的幫助,石宇奇重新樹立起了信心,他也發現,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和那幾個人的差距逐漸縮小,他對自己說:“隻要我努力,每天比他們進步多一點,我就能超過他們!”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石宇奇如願以償,再上一個台階,進入江蘇省隊。
體校的那一小段磨難讓石宇奇成熟了很多,剛進省隊的時候,他懂得了正視自己和大隊員之間的差距,並不像過去一樣急於求成,而是放低姿態,穩紮穩打,循序漸進。
2012年,石宇奇終於等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全國性比賽——在上海舉行的全國青少年錦標賽,他一路過關斬將,收獲了乙組男單冠軍。第一次參賽,拿下了自己的第一個全國冠軍,石宇奇一時興奮不已,讓他萬萬想不到的是,更大的幸福正悄悄向他走來。因為這個冠軍,更因為他在這次比賽中表現出的技戰術水平,國家青年隊向他招手了,通知他到北京參加集訓,備戰接下來的亞洲青年錦標賽。石宇奇曾經無數次想過自己身穿國家隊隊服站在領獎台上的樣子,當夢想成為現實時,他還真有些猝不及防。無比激動的他內心閃過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可以有國家隊的服裝穿了!可以用國家隊的裝備了!耶!
世青賽、亞青賽對於石宇奇來說是一段特殊的記憶。從2012年開始,石宇奇參加了三屆亞青賽、兩屆世青賽,這個時間段,剛好是中國青年軍團從低穀向上攀登的艱難時期,石宇奇的表現也和隊伍一樣,慢慢進步。
2012年,石宇奇在自己的亞青賽處子秀上隻打了兩輪就匆匆結束。輸球之後,石宇奇很是懊惱:“場館裏有風,自己覺得怎麼打都別扭,也不會調整,就一直亂打下去,稀裏糊塗就輸了。”2013年的亞青賽,石宇奇在心態上、能力上都大有提高,不過這次阻止他前進的則是體能問題:“被淘汰的前一輪和一個馬來西亞選手打了3局,決勝局也是21比18才贏的,感覺很累。下午剛打完,晚上又要和中華台北一個水平不錯的選手打,當時太累了,腳步很沉,沒有回合,教練都說不想看我的比賽了。”同一年的世青賽,石宇奇同樣因為體能問題,沒能取得自己期望的成績。
石宇奇不善言辭,但不代表他沒有想法;他不愛向人傾訴,並不說明他刻意壓抑自己。他喜歡靜靜地思考,慢慢地消化;喜歡暗暗地為自己定目標。就像2012年,他告訴自己要成熟;2013年,他告訴自己要加強體能。
2014年,一個更加成熟、更加強大的石宇奇出現在了亞青賽的賽場上,盡管賽前他心裏沒底,出發前還不慎扭傷了腳踝,剛到台北的前幾天,他的腳踝一直沒有消腫,在團體賽時,他主動和教練說明情況,提出不能上場。在場下看著隊友們奮力拚搏,石宇奇的心裏總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
到了單項賽,前幾輪對手不強,石宇奇贏得比較輕鬆,但是腳傷一直困擾著他,每次比賽完,他都要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去冰敷、針灸。忍著鑽心的疼痛,石宇奇進入了決賽,取得了冠軍。他確實變了,變得成熟,變得穩定,石宇奇說,能拿到冠軍,最大的法寶就是自己在場上沒有任何私心雜念,隻想著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亞青賽已經過去,世青賽的大幕就要拉開,石宇奇正準備向著自己的下一個目標邁進。他說:“一切才剛剛開始,目標一個接著一個,隻有不斷進取,才能無限接近目標,成就夢想。我的目標永遠是下一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