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辨識經文(1 / 2)

從天荒洞出來,提摩帶著阿難,極速飛行,半路上發現追隨阿難的四人,冷哼一聲,見他們修為不高,兩個結丹初期,兩個結丹中期,並用其中還有兩人受傷,也沒有管他們,直接呼嘯而去。又飛了一程,遇到大疑四人,這四人是他的心腹,當即停下,詢問原因。

大疑沒想到會遇到提摩,當即將情況原原本本說了。提摩怎麼也不相信,他們四人會敗在那個背著背簍的小子手裏!而且是以一顆礫石,擊飛四人的禪杖,是自己看走眼,沒看出那小子的修為,還是他們四人故意在掩飾失手?

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提摩帶著幾人,急匆匆趕往僧團總院。進了門,也顧不上吃飯,徑直找到五位長老。

長老在僧團的地位,僅次於住持。提摩將阿難“背叛”的事情說了,並要求五人立即召集僧眾,以正視聽,也為月圓節那天,他被釋迦牟尼所傷,挽回些麵子。

五人深知提摩的脾氣,哪敢多說,當即傳令下去,讓僧眾全部聚集到講經台。

此時,聽到提摩的問話,五人互相看了一眼,當著這麼多人,哪敢輕易表態,很明顯,既不能得罪提摩,否則一旦惹怒了他,極可能丟掉性命;也不能得罪阿難,否則今後釋迦牟尼追究起來,難逃其咎。

“五位長老,阿難背叛僧團,該怎麼處置?”提摩再次發問。

坐在正中間的那人,咳嗽幾聲,借以緩和場上氣氛,應道:“阿難背叛僧團,現在還無法定論,該怎麼處置,應當等佛陀回來再說。”

“怎麼無法定論?難道大疑說的話,你不相信?”提摩怒目圓睜。

“四天前,阿難住持離開僧團,和我們五人說過,我們都知道他要外出。”中間的長老將目光轉向大疑,問道,“大疑師弟,你先前說,阿難讓你叫上八個兄弟,和他一起去找佛陀,此話當真?”

“當然當真!”大疑愣了一下,隨口應道。

中間長老目光轉向阿難:“阿難住持,你那天和我們說,隻帶四人師弟,還有那個奇奇,怎麼又成了八人?你所帶的四人和奇奇,為什麼沒有回來?”

阿難本已抱著殺身成仁的想法,如果自己的死,能換來僧團的安寧,死又何妨?但是此刻,聽到長老的問話,知道有機會洗脫自己“背叛”的罪名,略一沉思,應道:

“五位長老,那天我帶著四個師弟出了總院,一路上,並不知道奇奇要帶我們去哪兒,直到第三天上午,進入波斯沙漠,結果遇到大疑師弟四人,不由分說,就對我們痛下殺手。”

大疑出聲打斷:“胡說!明明是你暗中吩咐,讓我們跟著你。如果我們真要痛下殺手,你還能活到現在?”

阿難目光平靜地望著大疑,緩緩說道:“出家人不打逛語,大疑師弟,你一錯再錯,難道就不怕佛祖將你打入地獄?”

“夠了!”提摩怒喝一聲,他知道雙方再對質下去,大疑必然會露出破綻,也怪自己事先沒有想到這一層。如果不找借口,硬憑武力殺了阿難,僧眾肯定不會心服,這對我執掌僧團,很是不利!頓了頓,方道:

“打入什麼地獄?阿難,你少拿大話嚇唬人,難道你背叛僧團,就不怕被打入地獄?你一直以為自己佛法高深,好!今天當著在場這麼多人,我就跟你比試比試!”

五位長老又相互對望一眼,沒想到提摩會提出這個要求,不知他想怎麼比試佛法?

阿難也是大感意外,宣了聲佛號:“阿彌陀佛!佛陀二十九歲那年,因為看到百姓飽受生老病死之苦,於是夜出王宮,來到苦行林,日進食一秕一米,在那裏苦修六年,六年後,佛陀走出苦行林,在一株菩提樹下敷草而坐,一連七天七夜,克服重重魔障,終於豁然大悟。”

“佛陀的事情,誰不知道?要你在這裏囉裏囉唆!”提摩不耐煩地打斷阿難。

“提摩師兄,學佛是修忍辱、斷我執,以大悲菩提心施利眾生,才是正法真諦,爭強好勝,隻會與學佛修行背道而馳,展顯神奇,來證明自己有道行,無非是虛幻而已!”

“哈!哈哈……”提摩縱聲狂笑,突然收住笑聲,“好一個以大悲菩提心施利眾生!說了半天,你還是不敢跟我比試!五位長老,你們來做個評判,當佛法修行到一定境界後,是不是需要驗證,佛法能否以大悲菩提心施利眾生?”

中間的長老單掌立在胸前:“善哉!剛才不悟也提到,佛陀曾說,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惑如果不辯,始終還是疑惑,所以比試佛法,並不違背佛陀本意。阿難,你不必多慮,先請提摩說出如何比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