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道是佛教教義,亦稱八支正道、八支聖道或八聖道,意謂達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的八種方法和途徑。
《王者天涯》中,八正道一說,首先出現在第二卷,第55章寫道:
在廣陵時,王子喬聽阿難說過這事,此時聽了,仍然感觸頗多。隻聽釋迦牟尼誦了聲“善哉”,接著道:“小施主,貧僧的經曆,隻是貧僧自己的,並不能幫你。但貧僧仍有兩句話說給你聽,第一句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為八正道;第二句是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切記天道循環,天理昭昭。”
“善哉,且聽貧僧解釋什麼是八正道。正見,就是要有正確的見解,就是對佛信奉,這是八正道中最根本的方法,因為有了正見,才能對事理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破除外道的邪見,才能堅持不懈地修煉……
“……正定,就是專心精進的修行,到達這一階段,就能完全拋棄妄想,不再混亂與恐懼,達到身心寂靜地修行。”
在這一章裏,釋迦牟尼把八正道的要義講給王子喬聽。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見,即堅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義。
正見就是修無漏道,見四諦分明,破外道有、無等種種邪見。
正思維就是見四諦時,正念思惟,觀察籌量,令觀增長。
正語就是以無漏智慧常攝口業,遠離一切虛妄不實之語。
正業就是以無漏智慧修攝其身,住於清淨正業,斷除一切邪妄之行。
正命就是當離五種邪命利養,常以乞食自活其命。
正精進就是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專精,無有間歇。
正念就是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法,堪能進止涅槃。
正定:攝諸散亂,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決定不移。
佛教並不反對其他的宗教,凡是能有助於個人修行的都可以融彙於佛教中。因而把正見當作最重要的一道,而其餘七道則都是在正見的基礎上進行精進不懈的修行。
其後不久,王子喬在亞當峰頂上入定,不知過了多久,處於空靈中的他忽覺刮起陣陣山風,四周風聲呼嘯,所坐的大樹也晃動得厲害。因為擔心會被吹下樹去,正要睜開眼睛,卻聽洪亮的聲音傳來:“小施主,不可亂了心神,還記得貧僧所說的八正道?”
聞聽此言,王子喬哪敢亂動,想起大師之前所說,“或許貧僧所悟的兩句話對你有益,第一句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為八正道……”
八正道就是要有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意識,正淨的語言,正當的行為,正當的謀生,正確的修行,正確的信念,不疑的定見……而我卻被風聲弄得亂了心神,真是好笑!王子喬暗自責備自己,隨即摒除雜念,再次進入物我兩忘。
廣場上,釋迦牟尼不知何時走出石屋,一直關注著樹冠上的王子喬,見他端坐在上麵,許久紋絲不動,暗暗讚了一聲:這娑羅樹生長在峰上最高處,雖然高大,卻是樹大招風,此子能穩坐其上,可見定力極高,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待覺察王子喬心生雜念,知道他進入關鍵時期,此時如果退下來,等於前功盡棄,忙雙袖一拂,一道金光直衝樹巔,將王子喬團團裹住,同時出聲提醒。見他很快穩下來,才緩緩撤回金光。
再後來,王子喬尋找自身修為的原因,極力思索著其中的緣由,想起當時,聽到峰上刮起很大的風,正想起身,卻聽到釋迦牟尼警告不可亂了心神,並問是不是還記得八正道。於是,我摒除雜念,體會著八正道的內涵,並想起大師曾說過,他在菩提樹下,七天七夜始終不為魔女誘.惑、魔兵魔將威脅所動搖……不禁自責被風聲亂了心神,當時的大風,是幻覺還是真的起了風?
望著眼前的薄霧,在樹枝和群峰間輕輕縈繞,王子喬心裏生出眾多感慨:“有術可分風”,這術就像群峰,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以不變應萬變!這術就是樹枝,順風勢、變其勢!
王子喬身體微微斜側,雙臂張開,在晨霧之中時而左右劃動,將風縱橫伸縮;時而上下開闔,借風勢或浮或落……等發覺自己沒有站在樹上,腳下全是淩亂的岩石,心裏一驚,身體陡然下墜,趕緊一掌拍出通天第三式“何人能縮地”,身子被拉回樹冠。
愣了片刻,心頭一陣狂喜:剛才沒有借助飛天石,我也能淩空站立,難道這就是通天第四式“有術可分風”?或者是修為突破之後的結果?或者是這兩者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