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題記:《天師秘笈》曰:巫教有詭,曰七星鎖鬼局,戰前依北鬥七星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之位,各布能人,困鎖靶目。天樞為腦,玉衡為心,搖光為足。戰時天樞先啟,餘後緊隨,符咒佐之,聚七星之力而摧靶。符曰……;咒曰……;破解之法為……
從牌樓回到荒溪,羅所長在鎮上最豪華的“荒溪大酒樓”為我們接風洗塵。酒至半酣,羅所長正式聘任我為偵緝所的“靈異顧問”,告誡我工作中隻可秘密使用端術。看來,羅所長在心底上接受了我的端術,我趁機給他彙報“困龍潭”還藏有東洋鬼子田邊一郎的事。
羅所長大吃一驚,說:近十年來,“困龍潭”每年都要淹死一、兩個人,最近兩、三年每年要淹死五、六個,當地村民每年都集資祭奠,每到夏天政府都派專人值守,但都無濟於事,仍然有人偷偷下潭遊泳、捕魚,有的是遊泳淹死的,有的是捕魚翻船死的,有的是自己跳水尋短見的。上級年終考核,將這些安全事故的板子都打在偵緝所身上,你說冤不冤?
我到偵緝所不久就聽說羅所長早就是縣局副局長人選,就因為向德全信訪事件、“困龍潭”安全事件,一直擱了幾年,這是所長的一塊心病。目前,我已經給其心病解決了一半,如果把另一半也解決了,他一定對我刮目相看,將端術在偵緝工作中發揚光大指日可待,我傍上這一棵大樹,前途也一片光明。
我問:所長,這“困龍潭”是什麼來頭?
羅所長說:荒溪是荒溪鎮的母親河,在大山中流淌了七八十公裏就到了“困龍潭”,左岸的高山突然降低了一道三、四公裏長,四、五公裏寬,四、五百米深的缺口,形成了一塊十餘平方公裏的平壩。順著平壩結往下遊走,峽穀突然變窄,穀內亂石遍布,平壩前就形成了三、四公裏長,四、五百米寬,五、六十米深的潭,據說荒溪許多修煉成蛟的蛇、準備修煉成龍的蛟,都要通過這裏通江達海。但是,大多被突然變窄、遍布亂石的峽穀阻隔,隻能在潭裏終老,因此當地人稱這裏為“困龍潭”。潭口的兩邊高山每兩、三年都要滑一次坡,大量的大噸位石頭將河道阻塞,工程機械進不去,石頭運不出來,水麵越來越高,要不了幾十年,荒溪上遊近百公裏就是一個庫區,四五個鄉鎮全部要被淹沒,要搬遷數萬人。當地老百姓謠傳潭裏有鬼怪作惡。現在東洋鬼子潛伏在這裏,滑坡可能還要加劇。耕二娃,如果這些與鬼怪作惡有關,你能不能把這些鬼怪收了?
我說:那要先查清楚潭裏是否有鬼怪。
羅所長說:給你放兩個星期假,算出勤,你偵緝一下。
我問:“困龍洞”又是怎麼一回事?
羅所長說:“困龍潭”旁邊的平壩稱為“困龍壩”。大清朝廷都在這裏封了覃姓頭人做土司,也就是土皇帝,治所就在“困龍壩”,現在還有土司城遺址,以及覃家駒等四代土司墳墓,都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當地上了年紀的人說,一九六二年大旱,“困龍潭”水位下降接近二十米,靠“困龍壩”這邊露出了一個大洞,有人進去過,走了兩、三公裏還沒有到盡頭,說明“困龍壩”下麵的大山是空的,可能是潭裏水鬼或者那些被阻蛟龍的洞府,因此當地人稱其為“困龍洞”。
我想起羅長弓說《天師秘籍》藏在“困龍洞”裏,問:“困龍洞”的進出口在哪裏?
羅所長說:“困龍洞”隻是傳說,是否真有“困龍洞”我也說不清楚,更不知道其進出口。
從羅所長介紹“困龍潭”這些年死人的情況來看,這裏一定有鬼怪作惡,羅所長也隻了解“困龍洞”這些信息,要抓捕田邊一郎和其他鬼怪、查找《天師秘籍》,我還得親自在“困龍潭”勘察。
我斟上滿滿一杯酒,向羅所長立下軍令狀,說:保證完成任務。
羅所長說:祝你成功。
區區四個字,我既感到有動力,更覺得有壓力。
因為第一次得到所長的賞識,所長第一次接受我的端術,我不覺貪了幾杯,怎麼回偵緝所的都回憶不起了。次日,我還在沉睡中,羅所長就將我搖醒,說鎮政府文管所報案, “困龍壩”首代土司、朝廷四品命官覃家駒墓葬被盜掘了,縣偵緝局、文物管理局都要來人,他和張政治員帶領我和李梅等人一起先去保護現場。
土司製度我略有了解,這是明清中央政府與西南地區地方各民族統治階級互相聯合、互相鬥爭的一種妥協形式,始於明代,在清朝雍正年間形成高潮。清代的土司官職按照管轄地域、對朝廷貢獻大小等指標,分為宣慰使司、宣撫使司、安撫使司和長官司、蠻夷長官司四個等級,其行政級別分別是從三品、四品、五品和正六品,四品相當於現在的地委書記官或者專員,屬於朝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