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普通人離殺人惡魔有多遠(1 / 1)

普通人離殺人惡魔有多遠

密碼

1994年4月6日,盧旺達和布隆迪兩國總統乘坐的飛機遇襲失事,以兩位總統罹難為導火索,從4月7日到6月底,盧旺達的胡圖族對圖西族進行有組織的種族滅絕大屠殺,100天內共造成約100萬人死亡,4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這個屠殺的發生非常匪夷所思,因為原來這兩族人是混居在一起的,很多人本來是好朋友、好鄰居,結果卻發生了殘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斯坦福監獄實驗

赫赫有名的大心理學家菲利浦·津巴多曾在上世紀70年代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這個實驗就是在學校的校園裏麵把一個教學樓改裝成一個監獄,然後這些來受試的學生經曆一個非常逼真的逮捕過程,這些被抓進來的學生就成了囚犯,而另一些學生是隨機地被選擇當這個獄警,然後關兩個禮拜。可是這個實驗的結果非常駭人,乃至於根本還做不到一個禮拜,就要被迫終止。

首先,所有的囚犯進到進到監獄之後,都要赤裸身體接受檢查,然後換上一個囚犯的製服。每人安排一個號碼,這個號碼是很重要的一個儀式,這就表示從現在這一刻開始你隻是一個囚犯。

另一方麵,當獄警的那一幫,當他們穿上獄警的製服,當他們戴上讓別人看不到他眼神的太陽眼鏡之後,慢慢開始感覺某種權威感,覺得“你這麼不聽我的話,是對我的這個身份、對這個體製的不尊重,你在挑戰我的權威,要好好鎮壓”。

我不可能變成壞蛋嗎?

一般人在看到一些慘案發生的時候,通常會覺得我絕對不可能變成那樣的壞蛋。可是千萬不要太過自信,比如說像盧旺達大屠殺的例子裏麵,當你發現其他人都在這麼幹的時候,而你不動,你不幹,你會擔心自己會被人認為其實是同情這些圖西族人的,是不是個胡圖族人的胡奸呢?所以你被迫也要去殺人。之後,你就會覺得既然已經殺了,那隻好繼續殺下去。慢慢地,屠殺就變成不是屠殺了,而是一個有序完成的任務和工作。

由此可見,變成壞蛋或凶手是一種群眾壓力。就像思想家海納·阿倫特講的平庸的邪惡。在這裏,你開始失去自主的判斷能力,你開始在做平常自己不相信的事情。

“平庸善良”者的警覺性

日常生活中,會出現一些我們自己都猜測不到的怪事,比如說另外一對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比布·拉塔內,還有約翰·達利做的一個研究。他們發現那時候紐約特別多的這種事情,一個女孩當街被強奸犯追著來強暴,在40多個人的圍觀底下,就沒有人去救,這到底是為什麼?

這個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越是多人目睹罪案的發生,就越不會有人介入跟幫助。因為每個人都覺得我不需要做什麼。其他人會做,如果其他人都不做,那表示我更不需要做什麼,我們人是一種服從的動物,我們總是對其他人有期盼,也總是希望滿足其他人的期盼,於是這時候我們喪失了自己的一個良知判斷的能力。

還要注意一個特點,就是這種人往往都是一個平凡人。就像《辛德拉的名單》裏麵的那個有名的德國的良心商人,或者盧旺達大屠殺中的好心人,他們隻是一些平常人,相對於平庸的邪惡,也有一種平庸的善良。他們的特點在於他們對於所處的情境具有一種敏感,他不會那麼容易被他的情境屈服。所以我們怎麼樣才能夠避免有一天自己變成一個凶手?要做的事就是讓我們隨時對自己的情境,身邊的環境、秩序,所身處的社會或者機構,保持一個警覺。摘自《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