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項目到底有多“毒”?
健康
一直以來,PX隻是石化產業中很普通的一種化工產品,然而近年來卻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因公眾的誤解和反對,廈門、寧波、昆明、彭州、茂名等規劃中的多個PX項目相繼停建或緩建。我國PX缺口不斷擴大,而周邊國家的PX生產及建設進入高峰期。PX在我國,究竟怎麼了?
PX詞條保衛戰6天36次的反複修改
4月2日下午,清華大學化工係大二學生王潤佳驚訝地發現,百度百科詞條中對PX的解釋內容竟是“劇毒”。原來在兩天前,有網友將百度百科詞條中PX毒性由“低毒”改成“劇毒”。兩個字的改變成了“詞條保衛戰”的導火索。
PX即對二甲苯。可燃,低毒化合物。清華大學化工係副教授騫偉中說:“PX從化學毒性上看,的確是低毒的。通俗地講,PX的毒性跟酒精差不多。”
王潤佳決定用所學知識科學解釋PX詞條,並在社交網站上迅速征集到許多同學參與。看到王潤佳的行動後,化工係大四學生蔡達理也參與修改了詞條,並在修改原因中寫道:“清華化工係今日誓死守衛詞條。”清華化工係和化學係學生鄧耿、徐克、白如冰等近10人陸續加入,他們積極參與百度、人人、知乎等網站的解疑釋惑,捍衛PX低毒屬性這一科學常識。他們跟改動詞條的網友解釋、對話,經過6天36次反複修改,最終將毒性定格在“低毒”的科學描述上。
專家認為,中國的一係列PX事件不僅是科學問題,更是民主決策或科學決策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要完善政府與民眾的溝通方式,引入公眾谘詢機製。
PX有多毒
PX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大典(第1卷)》,PX的可燃性、爆炸危險性、毒性與汽油相似。從致癌性來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2008年公布的權威數據,相對於黃曲黴素、乙醇(酒精飲料)、煙草等組1(確定的人類致癌物)和高溫油炸釋放物、汽油、醃菜等組2(可能是人類致癌物),PX所屬的二甲苯屬於現有證據不能對人類致癌性進行分類的組3。
和生產汽、柴油的石油煉製生產過程相比,PX生產的工藝條件相對緩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說,現代技術手段能為有效控製煉油石化裝置的安全環境風險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實測研究,世界各國PX項目在正常生產運行情況下,對所在城市空氣汙染影響非常小。
在我國PX項目建設中,公眾反對聲音最大的是PX項目與居民區的安全距離。然而,日本橫濱NPRC煉廠PX裝置與居民區僅隔一條高速公路,新加坡裕廊島埃克森美孚煉廠PX裝置距新加坡本島居民區2.6公裏,美國休斯敦PX裝置距城區也僅有1.2公裏。
新加坡項目全程風險控製,信息透明
4月3日,新加坡裕廊芳烴公司價值24億美元的石化工廠將投入試運行,這是全球最大的PX工廠。而它距離主城區隻有5公裏。
新加坡政府之所以能夠贏得公眾對涉及危險產品的化工廠的信任,關鍵在於多個環節的監管:從項目用地前期評估入手嚴格防範,通過多個部門聯手參與,引入公眾谘詢機製;同時也通過標準化安全程序和嚴格的檢查和演習等,提高安全事故的防範和應對意識等。
具體而言,新加坡對工業項目的上馬有一套嚴格的流程,尤其注重安全評估。
化工企業要提交量化風險分析報告。還要劃出化工廠周邊的健康和安全區域範圍,以便對以後周邊地區的開發計劃作出相適應的指引。量化風險分析報告會交由一個跨部門小組審核,通過審核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發展計劃。摘自《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