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曾想“開除共產黨”
秘聞
1922年11月29日,華僑出身的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鄧澤如領銜上書孫中山,指陳共產國際代表鮑羅廷時常與陳獨秀等共產黨人集會,討論國民黨的政綱、政策,於此似可見“俄人替我黨訂定之政綱政策,全為陳獨秀之共產黨所議定”,“為蘇俄政府所給養”之共產黨,正在“借國民黨之軀殼,注入共產黨之靈魂”。
孫中山對此解釋說:政綱草案等“為我請鮑羅廷所起,我加審定,原為英文,廖仲愷譯為漢文,陳獨秀並未與聞其事,切不可疑神疑鬼”。 “若我因疑陳獨秀而連及俄國,是正中陳獨秀之計,而助之得誌矣”。這一段話,對鄧澤如等有所批評,但 “正中陳獨秀之計”雲雲,卻清楚地反映出孫中山對中共的不滿。十分明顯,注意到鮑羅廷與共產黨人的關係,一心希望得到蘇聯全力幫助的孫中山,難免會對中共與俄國的關係心存芥蒂乃至醋意。他嚴厲地指出:以陳獨秀為首之“中國少年學生自以為是”,“初欲包攬俄國交際,並欲阻止俄國不與吾黨往來,而彼得以獨得俄助而自樹一幟與吾黨爭衡也”。
孫中山之所以會接受俄國人的幹預和勸說,吸收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雖然有欣賞共產黨人能力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卻還是由於“所望為同情隻有俄國”。所以他曾對馬林脫口而出:“如果我 (因為)能自由地把共產黨人開除出國民黨(而要受到蘇聯的幹預),我就可以不接受(蘇聯的)財政援助。 ”他曾經明白告訴共產國際代表說:“共產黨既加入國民黨,便應服從黨紀,不應該公開的批評國民黨,共產黨若不服從國民黨,我便要開除他們;蘇俄若袒護中國共產黨,我便要反對蘇俄。”摘自《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