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中日本劫掠六千噸黃金
幕後
《黃金武士》一書由美國兩名專家曆時18年調查采訪而成,披露了20世紀的兩大秘密:一是日本在二戰期間成立了大規模掠奪亞洲各國巨額財富的“金百合”行動機構;二是美國人在菲律賓起獲了大量日本人秘密埋藏的財富。
日本為掠奪亞洲各國國寶和財富的計劃取名“金百合”,主要執行者是日本軍隊。日本皇室設立了以裕仁天皇的弟弟秩父宮雍仁為首的執行機構,日本的專家、學者以及很多經濟組織,則充當“鑒寶專家”和“運輸工人”。
“金百合”掠奪的對象,並不僅限於被占領國的政府和軍事部門、銀行等,而是包括整個國家。它掠奪的目標也不僅僅是金銀珠寶,還包括古董、字畫、藝術品等。日本軍隊洗劫了大半個中國的城市和鄉村,還洗劫了從香港到新加坡、從馬尼拉到雅加達的廣袤的太平洋西岸的被占領地區,所掠奪的財富是驚人的。僅《黃金武士》一書作者發現的負責菲律賓藏寶的竹田宮的藏寶圖,上麵就標明了價值777萬億日元的寶藏(1944年的價值,當時彙率是4日元兌換1美元)。鮮古墓被日本人盜掘,其中包括位於開城的朝鮮王陵,墓中珍寶被掠走。
南京大屠殺期間,日本憲兵在南京搶劫到約6000噸黃金,還有大量的鑽石、寶石、白金等,他們甚至到農村挖掘墳墓,把死人嘴裏的金牙敲下來。日本派出大量專家和僧侶到南京,甄別整理在南京及其周邊地區劫掠的古籍。絕大多數圖書被登記裝箱,日本征發2300多名中國勞工進行打包,動用300輛卡車將書籍運到上海,然後運回日本。
《黃金武士》披露,“金百合”掠奪的巨額財富絕大多數進入日本皇室的腰包。在中途島海戰失利後,日本統治者認識到戰爭的失敗已不可避免,遂決定在菲律賓埋藏這些掠奪來的巨額財富。在菲律賓執行“金百合”計劃的竹田宮,將這些財富埋藏在菲律賓的175個秘密地點。
《黃金武士》一書的兩名作者被告知,在1945年10月,美國情報機構已獲悉日本在菲律賓一些掩藏珠寶的地點,美國人悄悄地挖走了價值高達數十億美元的金塊、鑽石和白金。美國總統杜魯門在與內閣成員商討後決定,把開挖這些藏寶點作為美國國家級機密。
據美國中央情報局原副局長克萊恩證實,從1945年到1947年間,在這些藏寶點發現的金塊,被小心地轉往42個國家的銀行中的賬戶裏。
綜合摘自《世界知識》、《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