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脫澀的八種方法
1、保鮮劑法。保鮮劑的配製:甲醇10-20%、乙醇10-20%、高錳酸鉀、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種或幾種0.02%-0.2%,餘為水量。使用方法:柿子表麵均勻噴灑或蘸取保鮮劑,10公斤用量25-75毫升。處理後柿果貯藏保鮮期可達100天以上,柿果在貯藏的過程中緩慢脫澀,並在出庫後一段時間內能保持一定的硬度,延長了市場銷售周期。
2、搗柿子果法。浸泡100公斤的柿子,選用1.5公斤的柿子小果或殘果(好果亦可)。將小果或殘果搗爛後放在水缸裏,加水適量攪拌,倒入要泡的柿子,加水至柿子不露出水麵為宜,並將果實輕輕攪動浸泡2-3天即可食用。這種方法浸泡的柿子能夠保持柿子的原味,味美爽口,同時不易腐爛。
3、混果脫澀法。將澀柿與成熟的蘋果、梨、山楂、獼猴桃等混放置於密閉室內,在室溫下,經5-7天即可脫澀。成熟果實釋放的乙烯等氣體能促進柿子的酶活性及呼吸作用,從而脫澀。此法催熟的柿子具有芳香味,但果體稍軟。也可在塑料袋內裝入脫澀柿子,裏麵放1-2個蘋果,把口紮緊,2-3天即可脫澀。
4、石灰水脫澀。每100公斤柿果用7公斤生石灰,配成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缸內,再放入柿子,加水量以淹沒柿果為宜,在20-25℃下,3-4天即可脫澀,柿果偏脆。
5、加溫缺氧脫澀:將柿果放在缸、桶、壇或鋁鍋內(不用鐵質容器),加入45℃的水淹沒柿果,保持水溫在35-40℃,經16-18小時即能脫澀。此法處理的果實肉質較脆硬。
6、刺傷脫澀法。在柿蓋(萼片)周圍插入小段幹燥的芝麻稈或牙簽,每個柿子插3-6根(呈圓形),幾天後即可脫澀。
7、二氧化碳脫澀:將柿果置於密閉容器內,注入二氧化碳氣體,壓力為0.7-1.05公斤/平方厘米,在15-25℃下,經2-3天即可脫澀。此法處理的果實脆而不軟。
8、酒精脫澀:裝柿果時每裝1層,就噴少量75%的酒精,裝後密封保溫,20℃經9天左右可脫澀。處理後的柿果較軟。注意,酒精用量不宜過多。
石榴的適時采收
石榴的采收要根據成熟度、品種特性分期進行。石榴果實成熟的標誌是:1、果皮由綠變黃,有色品種充分著色,果麵出現光澤。2、果棱顯現。3、果肉細胞中的紅色或銀白色針芒充分顯現,紅粒品種色彩達到固有的程度。在北方產區。以秋分至寒露期間為采收適期,過早采摘,風味差,耐藏性也差。南方的石榴應先采頭花果、大果,後成熟的後采。
采摘時,病果和裂果應由專人采摘,集中處理,防止病害傳染蔓延。雨天采摘時,果實萼筒內易積水,容易招致病原菌侵入而引起腐爛。所以,應在晴天采摘。采收時,一手扶枝,一手摘果,帶1厘米左右的果柄,盡量輕摘輕放,防止石榴果實受機械損傷,尤其要防止內傷。果實受到擠壓而發生內傷,果皮內籽粒破碎,但從外表看不出。此後在貯運過程中,破碎流出的汁液會影響其餘未破碎的籽粒,使之崩潰變質,失去食用價值。
果實采收後,應剔除病、傷果和裂果,對有內傷懷疑的果實也應及早挑出,立即銷售。用於貯藏的健全無傷的果要及時進行殺菌處理。試驗結果表明,由山東棗莊市農業局研製生產的棗農石榴保鮮劑2號的殺菌效果較好,使用濃度為1000倍。50%多菌靈1000倍液或45%噻菌靈懸浮劑800~1000倍液,浸果3~5分鍾,晾幹後貯存,貯量大時可用噴藥的辦法把上述藥劑噴到果麵上,晾幹後貯存。京2B、北京1號保鮮劑、仲丁胺等用於石榴保鮮的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