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無花果栽培技術
無花果屬桑科落葉小喬木。抗逆性強,耐旱耐鹽,生長期間病蟲害少,很少用農藥,是最理想的“無公害”果品,年結果兩次,夏果6-7月成熟,秋果10月成熟。單果重40-50克,最大可達80克,果色有黃、紅、紫、綠等;葉片厚大,有利於調節庭院小氣候;果實皮薄無核、鮮美甘甜,富含18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營養豐富,其中果實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分解酶,能促進人體食物消化;有催奶、排毒養顏(從無花果中可提取SOD酶)、抑菌抗癌(含有苯甲醛、佛手柑內酯等抗癌物質,對癌細胞具有明顯的抑製作用)、治便秘、降血壓之功效,葉為醫痔勝藥,根和枝葉都可治急慢性腸炎、痢疾和風濕性麻痹症、止腹瀉、止痛消腫;含有的果膠、維生素、蛋白分解酶,可以抑製血糖上升,還可用於生產果醬、果幹、果脯、果粉、果茶等係列產品。屬天然綠色保健食品,作為保健食品的開發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庭院栽培可以集綠化、觀賞、食用、治病為一體。可用硬枝(3月中旬-4月上旬)和綠枝(6-8月)扡插。
栽培要點是:
盆栽:盆的大小要適當,一般上口徑40厘米,底徑35厘米,高30厘米為宜。營養土的調製,將熟土和1/4腐熟有機肥和1/3細砂混合均勻即可。整形可根據個人愛好整成既有利於結果,又有利於觀賞的樹形,一般整成圓頭形樹冠。栽後第一年定幹,幹高40厘米,第二年冬剪時選留剪口下分布均勻的3-5個枝作主枝,剪留15-20厘米長,當年7下旬進行摘心,預防枝條徙長,促使枝條充實。第三年春在主枝上選2-3個側枝,多餘疏去,這樣樹形基本形成,以後每年疏去弱枝、過密枝,為防止樹冠擴大,8月份對主枝還可環剝,年年春季可回縮。盆的容積小,肥水容量有限,水肥必須及時,澆水時間以盆土表麵見幹為準,見幹就澆,澆透為止,7-8月間果實成熟階段及進入秋季後,應適當控製水量,生長季節每月施液體肥料一次,主要用1/200的豆餅水或麻醬水。
大田栽植:改良土壤
無花果喜溫暖幹燥,最適宜在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栽前須改良土質,培肥地力。3月初,挖60厘米見方、深80厘米的栽植坑,挖出的坑土與通過9目篩的爐渣80千克,加上50千克腐熟的有機肥、2千克過磷酸鈣共同拌勻做回填用土。
栽植良種
選擇單性結果、果實呈卵圓形、果肉黃色或紫紅色的品種。優良加工品種法國引進的“布蘭瑞克”栽植當年畝收鮮果300斤左右,第二年畝收鮮果800-1000斤,第三年畝收鮮果1500斤以上,第四年可達3000斤,五年以上樹齡的果園畝產鮮果3500-5000斤。3月上旬或樹液未流動前栽植。用備用改良土回填,澆透水後覆3厘米厚的暄土保墒,四周打埂圍株,內寬40厘米見方,埂高10厘米。一般畝植80-120株。
整形修剪
栽植當年定幹10-15厘米,並於3月上旬將交叉枝、平行枝、過密枝疏除,主枝或側枝以及延長枝留30-60厘米剪除,其它枝根據長勢留20厘米左右。這樣,到生長季節(6-8大)可長出4-5個枝條,每個枝條生長80-150厘米左右,要注意使生長方向分布均勻。落葉後,再將4-5個枝條留長80厘米剪除,並每隔5-10米夾一道高約1米半的東西向風障,以防受凍。翌年春、夏季將從主幹或第一側枝莖部長出新枝,每個主枝應保留3-4個新枝增加早期產量。成年樹,單株樹冠直徑控製在1.5米,長勢穩健的進行冬剪,剪除內膛的老枝、弱枝和發育不成熟的綠皮枝;長勢偏旺的樹,在春季芽萌發後,進行修剪。
巧用肥水
當年新栽株,於5月上旬至7月上旬,每月澆1次護苗水,無花果生長的土壤所需水分情況一般為地皮不見幹、但絕不能受漬澇為宜,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65%-75%。無花果雖然耐旱,但以勤澆水不受漬澇長勢最好。遇澇必須及時排水。5、6月份結合澆水株施尿素0.25千克左右,磷鉀肥0.1千克。成年株,發芽前後追1次複合肥,每株0.05-0.1公斤,5月份再追一次,澆1次水。於國慶節前後,在離樹幹40厘米的一側,挖長40厘米、寬20厘米、深30厘米的溝(每年一個方向,4年輪1次),填10-15公斤優質土雜肥加2兩複合肥或0.5-1公斤餅肥,踩實後澆水,蓋土與地麵平;6~9月生長期間在樹周圍覆蓋10厘米厚的雜草。每生產10公斤鮮果一般需施用尿素0.3斤,氮、磷、鉀複合肥0.5斤左右。
治蟲
如發生紅蜘蛛可用瀏陽黴素1000-1500倍液噴殺;星天牛的防治可於生長季節向蛀孔注射10倍樂果,或在冬季用,將小棉球蘸50%敵敵畏乳油100倍液,用12號鐵絲塞入最下麵的一個排糞孔內,孔口用黏土塞緊進行防治。或用針管向新鮮排糞孔內注射敵敵畏2倍液、20倍甲胺磷、久效磷液,然後用膠泥堵孔即可。
越冬保護
冬季-15度才會凍死。可采用澆防凍水、捆草把及堆土堆等方法。
桃整形修剪
一、整形修剪的依據和原則:非常喜光,光線不足,小枝易枯死。必須注意樹冠內膛透光,上不遮天,樹姿開張,枝組開心。極性強,易出現上強下弱,背上強背下弱,在整形修剪中,要注意骨幹枝左右拐,先端多疏枝,背上不留大枝組。芽具早熟性,一年內能生長多次,要充分利用夏剪,以利用2-3次枝加速整形,培養枝組。萌芽力、成枝力均強、潛伏芽數量少,要注意枝組經常更新,但潛伏芽的壽命並不太短,可用“捫頂的方法,進行大枝更新,形成新的骨幹體係。純花芽。
(1)自然開心形:幹高40-50厘米,主枝間距20厘米,基角60-70度,在主枝外側各留一個側枝。稀植園可在第一側枝的對側留第二側枝。
(2)二主枝自然開心形(“Y”字形):50-60厘米處定幹,選伸向行間的生長勢均衡的兩新梢培養成主枝,並及時摘心,促使發生副梢,兩主枝的開張角度45-50度。冬剪時在主枝先端健壯部位短截,以作主枝的延長枝,並在其下端的付梢中選一側枝短截,剪留長度小於主枝延長枝。第二年夏季,繼續對主、側枝的延長枝摘心,同時配置第二側枝,其餘枝條可多次摘心,促基形成果枝。
樹形采用細長紡綞形,成形後樹高約2米,幹高50厘米,中心幹上著生10-15個錯落排列、單軸延伸的結果枝組。當苗高達到50厘米時,在樹幹旁邊插1竹杆,將桃苗幹引縛在竹杆上,以後隨著苗木向上生長,每隔10厘米及時引縛,直至當年停止生長為止。中幹50厘米以上萌發的副梢有再抹除,當副梢長度達到30厘米時,進行拿枝軟化處理,將枝條拉成水平或下垂狀,並摘去頂尖,抑製其延長生長,副梢摘心後再次萌發的三次副梢,長度高達20厘米時可摘心,不足20不動。桃樹定植當年可達2米高,並能形成10-15個結果枝組,初步完成整形,定植第二年冬季不修剪,生長季繼續拉枝、拿枝,疏除過密的分枝,使結果枝組保持單軸延伸定植第三年,冬剪對較大結果枝組從適宜部位回縮,緩放中小型枝組,保持樹體中幹結構合理。夏剪拿枝軟化強旺枝,對直接伸向行間、株間及開張角度小的枝條進行拉枝處理,調整枝條方向和角度,疏除細弱的病蟲枝。株行距2.5、1.5的高密度園,定植第一年完成整形,第二年畝產1053公斤,產值1.47萬元;第三年畝產2609公斤,產值3.6萬元;栽時畝施腐熟雞糞、羊糞等有機肥3000-5000公斤,定植前一天,用氨基酸複合微肥400倍液浸泡桃樹根係12小時。栽後灌水覆土,在牙芽上方半厘米處剪砧。
(3)結果枝組的修剪與培養:經驗證明,3年生枝組間距50-70厘米,調整枝組間密度可通過疏、縮使之由密變稀,由弱轉強,對枝組上強枝,要壓縮修剪,去直留斜,控製前端強枝,促其後部萌發新枝。對生長過長、角度過大、生長勢衰弱的枝組應及時更新複壯。利用控製競爭枝和徒長枝培養中型枝組,當年冬剪25-35厘米,第二年去旺留中庸,在有空間的地方留帶頭枝。
(4)結果枝的修剪:長果枝留4-6節花芽;中果枝留3-4節;短果枝2節;花束狀隻疏不截,果枝的剪口芽應各向一方,插空分布,弱枝下垂枝留上芽,強枝不留芽,直立枝留側芽。
(5)預備枝的選留:桃樹的果枝結果後易枯死,因此,修剪時必須留預備枝。結果不好的強枝和無結果能力的弱枝,以及有空間生長的徒長枝都可以作為預備枝,這些枝常留2-3芽短截,隻發枝不結果,枝上有花應疏除。
(6)衰老樹的修剪:1、回縮骨幹枝,回縮程度視骨幹枝的衰老程度而定,3-6年生在分枝處回縮,有分枝部位且內膛有徒長枝的,可回縮到分枝處或徒長枝處。2、利用徒長枝更新,骨幹枝回縮後能抽生出徒長枝,對外圍的徒長枝可培養成骨幹枝,對著生在背上的徒長枝,可培養成新枝組。3、“捫頂”,通過剪截外圍延長頭,促發中下部萌發新枝,這是老樹更新簡便易行的常用措施。
凱特杏整形修剪技術
該品種早實豐產性強,高產穩產,果大質優,栽培適應性強,極耐瘠薄,是目前我國綜合經濟性狀最優的新品種。其修剪的要點是:1.適宜樹形。凱特杏枝條直立性強,采用多主枝開心形為主要樹形。2.幼樹期修剪。凱特杏幼樹期生長勢旺,枝條直立,自然分布不合理。該時期修剪以短截為主,以促進分枝擴大樹冠,注意開張主枝角度,促控結合,防止內膛鬱閉。選留和培養好的主側枝,盡量多留輔養枝,以提前積累養分,提早結果。冬剪時,對主側枝中央領導幹進行短截,一般剪留50厘米。夏季對新梢摘心刺激萌發二次枝,使樹冠早成形。對新梢采用扭梢、拉枝的方式,促進幼樹早結果。3.初果期修剪。初果期凱特杏仍保持較強的生長勢,枝條生長量較大,營養生長大於生殖生長。該期修剪,在保持好樹形的基礎上,不斷擴大樹冠,培養盡可能多的結果枝組,以冬剪和夏剪相結合為好。冬剪疏除背上直立競爭枝、密生枝和交叉枝,短截非骨幹枝和交叉枝,促其分枝,培養為結果枝組;夏剪疏除背上過密枝和部分徒長枝。4.成齡樹修剪。該時期以保持豐產、穩產為目的,冬剪時對各級骨幹枝適度短截,對趨於衰弱的樹頭在強枝處回縮或用背上的強枝當頭,以保持樹勢。對內膛枝重剪促發新枝,疏除樹冠中上部的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以增加冠內光照。夏季對生長勢強、生長量大的新梢及徒長枝進行短截、摘心,促發二次枝,以增加枝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