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話聽音。欒奕立刻明白了蔡邕的意思。暗想:合著這家夥繞來繞去這是想收自己做徒弟。蔡邕是誰?那可是當世大家,想做他徒弟的人數不勝數。能拜他為師,欒奕求之不得。二話不說跪地叩拜,行拜師禮儀。
蔡邕笑意融融將欒奕攙扶起來,自此便改口稱欒奕為“徒兒”了。
欒奕興奮不已,但是同時也沒有忘了幾個朝夕相處的兄弟。於是,在接下來的談話中,有意無意的將郭嘉、單福、戲誌才和毛玠的才華透露給蔡邕,說他們的人品是多麼的好,是多麼的聰明、勤奮,雲雲……
蔡邕久經人事,怎能猜不出欒奕的意思。隻是沉吟著沒有立刻做出表示。
於是,蔡昭便在一旁替欒奕幫腔,說:“欒賢弟人稱神才,郭嘉為鬼才,人才單福,天才戲誌才,地才毛玠,父親同收五官為徒,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蔡邕聞言轉念一想也是,當即拍板點頭同意。
欒奕感恩戴德,連連致謝。當即衝出屋去,也不管現在已是深夜,便令欒福連夜套車去鎮上把郭嘉他們拉回來行拜師禮。
於是,欒福就這樣驚擾了郭嘉他們四人的清夢。不過郭嘉他們幾人絲毫沒有怨言。能拜蔡大家為師,就算天天不讓他們睡覺他們也願意。
拜師禮畢,已是黎明時分。趕了大半天的路蔡邕早就困乏的不行,熬得雙目通紅。他讓蔡昭從隨行的箱子裏取來五套經書,分別遞到欒奕他們五人手中。
蔡邕告訴他們,這些經書裏都有自己親自書寫的題注。拿回去一定要好好研讀。他在潁川的這段時間裏,如果遇到問題可以隨時來問。等他走後,若是仍有疑問,便先將問題記下來,可以抽時間到京城問他,也可以等他有機會到潁川來的時候再解決。說完,蔡邕便讓欒奕他們退下了。
此時,天色漸亮。由於天氣太冷,學院給學子們放了三天大假,不必去學院點卯。於是,郭嘉幾人決定回鎮上宿舍裏再睡個回籠。不過欒奕可沒有這般待遇,他得趕緊回趟陽翟的家,把昨夜與蔡邕商談的事情跟祖父和父親彙報一下,好讓他們提前備好銀錢。
規程的路上,欒奕困倦不已,再加上馬車顛來顛去,愈發讓人渴睡。可路況偏偏不讓他入麵,大雪初融,道路泥濘,車輪時不時陷到坑裏去出不來,記得欒福滿頭大汗。害得坐在車裏的欒奕也不得清閑,時不時得下車幫著牽引。一路累的腰酸背痛,半天走完的路愣愣走了一整天,到家月已西斜。
及至門前拍門。過了許久院子裏傳來一陣犬吠。接著是老管家欒忠的咳嗽聲,以及聲線渾厚的問話,“誰啊?”
“我!”欒奕哈著白氣,以袖拭汗。
欒忠聽出欒奕的聲音,驚呼一聲“少爺?”連忙落閂看門,卻見門外欒奕狼狽不已,頭頂上的簪子不知跑到何處去了,披頭散發。滿麵泥灰,衣服淩亂,且多出幾道劃痕。身後自己的兒子欒福也沒好到哪去,一副逃難的模樣。“少爺,你們這是……讓歹人強搶了?”
欒奕擺了擺手,表示否定。二話不說邁過門樓,直向屋內走去,有氣無力地說:“忠叔!快,快給我們弄口吃的,餓死我了!對了,祖父和父親睡下了嗎?快把他們喊起來,我有要事相商。”
欒忠一般情況下深更半夜是不敢打擾老主人的。不過這會兒見欒奕一副心急火燎模樣,大冬天的還往家趕,肯定是有要事了。為多言語便到後院去了,同時安排廚下趕緊給少爺備些熱食。一時間擾的欒宅雞飛狗跳,一聽神童少爺回來了,府裏的仆役爭相醒來。連欒刁氏亦是深更半夜不顧打理衣裝,拉起欒邈便前來探望。
欒奕跟父母短暫的聊了會兒家常,睡眼蓬鬆的欒濤也趕到了正堂。
欒奕連忙鞠躬行禮,隨後才把自己匆匆忙忙趕回家來的原因說了出來。
欒濤在商道摸爬滾打那麼多年,嗅覺何其靈敏,一下子就捕捉到了為蔡邕著書,然後販書一事中所潛存的巨大利潤。利潤率剛開始看著不多,每萬套隻有5000貫。可是別忘了,活字印刷的最大好處就是字模可以重複利用。也就是說以後再印第二個1萬套的時候,除了必要的損耗,幾乎不用再在這方麵消耗成本了。更為重要的是,字模是活的,書是死的。有了第一批字模,以後印書都不要再刻模子了。除此之外,著書一事不但利潤充足,與之相隨的還有極大的社會效益,能大大提高欒家在大漢朝的知名度。
想到這些,欒濤當即拍板決定,此事欒家定會全力支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此外,出書所需的費用全由欒家來出,不需要外人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