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天神降臨(2 / 2)

龐統頗為受用,連連行禮,直稱“受教。”

龐德公聽聞此話亦是微笑點頭,接連灌了數杯白酒。

龐德公在潁川逗留了兩天,便進京訪友去了。臨走之前,欒奕托他捎了兩封書信,一封是給老師蔡邕的,信中提出了不少學業上的疑問;另一封則是給蔡琰的……其中多有思念的言語。

9月,木工廠和樂已軒的事物步入正軌,由老爹欒邈接手,欒奕終於可以好好歇歇了。

閑著的時候讀讀書,跟幾個朋友喝喝茶、聊聊天、下下棋。

學院裏的課業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不再像過去那樣著重於書和禮,開始變得豐富起來。禮、樂、射、禦、書、數——君子六藝皆有涉獵。

欒奕便是在學院裏學會駕車和騎馬的。自此之後一有時間就叫上同伴到山中行獵。行獵之時,典韋總會從旁保駕護航。

自從助典韋報仇雪恨之後。欒奕見典韋家境貧寒,便建議典韋幹脆搬到潁川來,相互之間也好有個照應。

典韋起初不願,可典夫人懷中嬰兒正嗷嗷待哺,原本同鄉劉氏還能讚助下,如今劉氏身亡,缺了接濟。兒子典滿的養育成了大問題。

生活所迫,典韋便同意跟欒奕遷往潁川。不過,他有要求在先,絕不白白受恩惠,必須用勞動養活自己。

欒奕自是點頭應允。便讓典韋負責易木坊的安全保衛工作,平日朝九晚五有工錢拿,還有免費宿舍住,日子過的倒也逍遙自在。

閑下來之後。欒奕常到典韋家行走。

一日,閑聊時典韋建議欒奕說:“子奇天生神力,白白浪費掉豈不可惜。何不學些武藝,將來入士之後如有戰事可憑武藝建功立業;若天下太平亦可防身健體。”

欒奕一想,也對!再過8年天下便將大亂,到時候上戰陣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就算不練就一身武藝成為悍將,也得學兩下子保命的工夫。

於是,自那日起,欒奕便開始跟著典韋習武。每日清晨,先提石鎖打磨一個時辰的氣力,隨後再跟著典韋學戟。

隻可惜,事實證明今世的欒奕跟前世的他一樣不具備運動細胞。典韋教他的戟法雖然牢記在腦海裏,但耍出來怎麼看怎麼別扭。別人看著別扭,他自己耍的更比別扭。

不知怎地,大戟握在手裏總覺得跟不是自己的一樣,別說達不到人戟合一的境界,連如指臂使都做不到。

把師傅典韋急得抓耳撓腮,心想這麼好的苗子,根骨奇佳,頭腦聰明至極,怎麼連個一招半式都練不好呢!他開始覺得,這世上並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就像欒奕,讀書都讀出花來了,但是習武卻很愚鈍。

除了練戟,在學院中欒奕還要學射。與學戟一樣,欒奕的弓法一樣糟糕。別的學子拉隻能一石弓,他卻能拉開一般成年人都拉不動的四石強弓,隻不過弓的力道是有了,準頭卻是難以恭維——十發九不中。

為此,郭嘉、單福他們沒笑嘲笑欒奕。欒奕則急的不行,可無論他怎樣勤加練習,這一狀況都沒有改觀。

一日,弓射課,欒奕與眾同窗在校場練弓。一箭又一箭射出去,一如既往的全部拖把。

郭嘉單福笑個不停。弓科夫子搖頭不止。

欒奕自尊心受到嚴重創傷,心中怒火叢生。嗬斥,“笑什麼笑。”罵完,氣呼呼抄起置於校場邊緣地麵上的石鎖,砸向箭靶。隻聽“啪”的一聲,石鎖不偏不倚正中箭靶,直將箭靶砸了個稀爛,連石鎖都摔成了數瓣。

較場上從夫子到學子看的目瞪口呆,要知道那石鎖足有20多斤。一般人雙手舉都費勁,哪像欒奕這樣一個手就抓起來,能仍出那麼老遠,而且還扔的這麼精準。

欒奕看出了眾位同窗的心中所想。當即讓欒福又立起一束箭靶。隨手抓起另外一塊石鎖在手裏點了點,瞄準箭靶隨手拋出。

“嘣,啪……”

欒奕看看雙手,再看看二十多步外碎成數片的箭靶,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他忽然記起去年年底對抗大熊時,危機時刻不也是十分精準把大石精準的砸在黑熊的頭上嗎?原來如此,自己不善弓射,但在投擲方麵卻有著超人的才能!

舉一反三,恍惚之間欒奕又想起練戟之事。這是不是意味著大戟這種兵器跟弓箭一樣並不適合自己,自己需要尋找一種跟投擲鐵索相似的,可以凸顯自己力量優勢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