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竣工,首批神職人員成功洗腦,嶄新的紙質《聖母經》印刷完成,意味著聖母教開壇準備工作徹底結束。剩下的,就是開壇立教了。
大漢中平六年九月十六,被欒奕定為華夏大地上的第一個禮拜天,自此之後的第二天便是禮拜一、禮拜二……與後世一樣往複循環。
自八月開始,欒奕雇傭了三十多名孩童,整日在大街小巷四處宣揚聖母教將於九月十六開壇授法的訊息。同時,但凡在欒家各大產業消費過的人,均可領到一張書條憑證。並告知領到憑證者,到了聖母教開壇那天,持憑證可免費領取神才欒子奇剛剛撰寫完成的書籍一冊。
在欒家產業裏消費的人群,多為有些家底的富人,對於他們而言,買書不成問題,按理不會貪一本書這樣的小便宜。可是別忘了,聖母教所贈送書籍的作者那可是欒奕。欒奕之前所出的《聊齋雜談》和《原富》,無一不是受世人熱捧的書籍。因其印刷數量有限,始終處於供小於求的狀態,很多人想買都買不到。流入濟南國內的書籍更是少之又少。
現如今,竟能免費領取一本欒奕著作,據說前10名還可獲得欒奕親筆簽名,如此好事怎能不讓曆城縣周邊的富豪們欣喜若狂。恨不得天天到欒家旗下商鋪消費,以求多換些憑證來。
不過,很可惜。欒奕提前料到他們會玩這一手,於是乎早早規定,沒人隻能領取一枚印鑒。
是以九月十六日開壇之日一早,聖母教曆山總堂的大門前等待領書的人們便排起了長隊。
拿到嶄新的《聖母經》後,人們均是震驚無比,驚呼:這書竟是用蔡侯紙製成的!
在這個時代,蔡侯紙仍是昂貴的象征,一張蔡侯紙的價格甚至比絹帛還有貴上幾分。由它印製成的書籍不可謂不珍貴,而就是這樣一本珍貴的書籍卻可以在聖母教的廟裏免費領取。讓人不得不感歎:今日來參加聖母教開壇慶當真是不虛此行。
領到經書的人們,每十人一組,會有穿著統一潔白長袍的教會工作人員,也就是神職人員引導他們參觀教堂,從藏經閣、閱覽室,再到餐廳,將牆上壁畫所描繪的故事,結合人們手中的《聖女經》,將聖女創世的事跡詳細講解給他們聽。
戲誌才的徒弟,說相聲出身的小武便是其中一個十人小組的講解員
在東漢這個時代,人們茶餘飯後的娛樂項目實在少得可憐。因此,在傾聽了這些聞所未聞的故事後,來訪的人群無不稀奇,直問小武:子奇先生是從哪裏得知這些書上未曾記載的事情的?
小武驕傲、崇敬之情溢於言表,“我家公子,現在應該稱呼為教主了。主母見人間百姓生活困苦,便用大能的手將賜予教主大智慧,讓他向世人傳播福音,救贖大地上的罪孽,引領世人叩響天國的門。在主母的國度,得永生。”
聽者愈發稀奇。結合欒奕出生有異象的傳聞,再加上舉世聞名的神童、神才稱號。人們很快便將他與小武口中所說的主母所托之人聯係在了一起。“莫非……子奇先生真乃天神降世?”
“子奇先生若不是天神降世,怎會知道牆上這些事兒!”回應者顯然已經深深陷入到了壁畫所營造的濃厚宗教氛圍之中。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成員們一直熱衷於追求長生不老,東漢末年濟南國內,來參加聖母教開壇禮的人們亦是如此,對於小武所說的“得永生,入天國”格外感興趣。
小武便將眾人引入正殿,指著左右兩側,天堂、地獄對比鮮明的壁畫對他們說:其實人死之後都能得永生,所不同的是:有的人享受永生之樂,有的人則承受永生之苦。積德行善,樂善好施的人們會像左邊的農民那樣,升入天堂,那是一處沒有罪惡、貧窮、疾病、愁苦的極樂世界,在這個聳立在雲端之上的國度裏,人的一切願望都能夠實現。
相反的,欺男霸女,多行不義之人則在死後墜入地獄的深淵,那是一處昏暗,四處遊蕩妖魔鬼怪的恐怖世界。背負罪孽的人們,將像右牆壁畫上的那名士子一般,永世承受苦難。惡魔會剝去他的皮,然後給他嚴絲合縫的縫補到身上,然後再剝皮,如此循環,永不止歇,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罪孽更深的人,還會被放入油鍋裏烹炸,直炸的罪人血肉模糊。惡魔此時,會將罪人撈出油鍋,用妖法治愈他的傷,然後再扔進油鍋烹炸。如此往複,循環不停,簡直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