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兒!欒子奇先生來救你來了!”雖然,黃夫人天天麵對自己這個兒子,可在看到黃敘的那一刻,仍禁不住流出心疼的淚水。“敘兒,真是子奇先生。你不是最喜歡讀先生的書,最想見先生嗎?先生來看你了!”
一聽這話,黃敘無神的眼裏竟泛出了明亮的光彩,費力抬起眼簾,望向門口。喃喃道:“真是先生?真是先生!”說完,掙紮要坐起身來,“母親,快扶孩兒起來。先生來,孩兒怎能失禮。”
欒奕大步走到榻邊,將黃敘按在床上,道:“小友有病在身,當好好靜養才是。奕先給你把下脈!”說著,他將手搭在黃敘腕部。
欒奕雖不怎麼通醫術,前生也沒怎麼接觸過醫學,但好在今世讀過幾部醫書,再加上他對醫學頗感興趣,向周邊諸位郎中多加請教過後,竟也能把病看個七七八八。
眯著雙眼,細細感受黃敘脈象。果然……從脈象來看,黃敘染有風寒,肺潮百泉,患有嚴重肺炎。按照東漢醫療技術,肺炎之症足可算是絕症,每年因肺炎夭折的孩童更是不在少數……好在,黃敘遇到了他!
問明脈象,欒奕與黃夫人一同走到屋外。
黃夫人見欒奕皺眉,擔憂詢問,“子奇先生,敘兒可有法治?”
“令郎之症,尚可醫之。”
“哦?”黃夫人聞言大喜。
“隻不過……”欒奕一句轉折,又讓黃夫人陷入呆滯。
“不過什麼?”
“隻不過……”欒奕想了想說,“奕醫術欠佳,隻能好立方消減令郎病痛,實不能解令郎之根結。”
“啊?那可如何是好!吾兒命休矣!”黃夫人嚎啕大哭。
“夫人莫急!”欒奕勸慰說,“奕知一人,姓華名佗,譙縣人也,乃當朝名義。若請此人為令郎診治,定當藥到病除。”
黃夫人悲切道:“妾身亦知此人。然,華神醫四處雲遊,實難尋其蹤跡!”
“夫人莫急。奕已派人尋四下尋找,相信不日便得神醫行蹤。”
“如此……敘兒幸甚,黃家幸甚!”黃夫人破涕為笑。
“不過……”欒奕話鋒又轉,“不過,神醫久居江北,必不願南來。夫人若要請他令郎診病,還是攜子與奕北上濟南為好!”
“濟南國?”黃夫人愣了愣,回複欒奕說:“北遷非是小事,妾身當與當家商量才行。”
“那是自然!”欒奕點頭應允,隨即轉回屋內,大筆一揮,一張藥方一蹴而就,遞到黃夫人手中,道:“可按此法每日三次喂令郎服下,咳嗽之情可緩解幾分。”
黃夫人接來紙方一瞧,上曰:“川貝配梨蒸而服之,蘿卜、蔥白加紅糖蒸煮,可治令郎之症。”她將信將疑,暗暗發問:之前請了那麼多荊襄名義來問診,開了那麼多名貴藥材都不能治好黃敘的病,欒奕隨手寫下的這幾樣尋常物事烹調過後,就能緩解症結嗎?
懷疑歸懷疑。反正欒奕寫下的這幾樣東西都非昂貴之物,索性死馬當活馬醫,買來試試。
黃夫人當即告辭,提著籃子外出采買,不過片刻購來雪梨、蘿卜等物,按欒奕所說烹製。端到黃敘麵前喂食。
沒想到,吃完之後黃敘的咳嗽果然緩解了許多,人也比剛才更有精神,主動要求坐起身來與欒奕攀談。
說話之時,語言不再像平日那般有氣無力,透著無病之時的清脆。
黃夫人大為稀奇,還道全是欒奕所開之藥起的作用。
她卻不知,黃敘咳嗽減少卻是賴於川貝、蘿卜、梨等物的化痰效果。而黃敘之所以那麼精神,卻與藥物無關,而是源於看到欒奕這個偶像的興奮心情。
藥物治療結束,欒奕開始為黃敘構築心靈上的寄托。他送給黃敘一本連環畫版的《聖母經》,給他講什麼是聖母教,以及聖母經中的故事。
他還告訴黃敘說,正是聖母給他托夢,他才千裏迢迢,從濟南跨過大江到長沙來給黃敘診病的。聖母還向他說,有極其重要的任務交予黃敘去做。
黃敘久居病榻,長久以來,隻道自己是無用之人,對生活依然絕望。今日,卻聽欒奕說高高在上的至尊女神也知道自己的名諱,並且還給他安排了任務。他怎能不喜,求生的希望再次爆燃,激動之情無以複加,顫抖著詢問:“敘久病之身,又能為聖母娘娘做些什麼?”
“宣揚我們的神——聖母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