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袁紹問那人姓名,公孫瓚主動出列介紹說:“此乃劉玄德之弟,於禁於文則也!”
袁紹又問於禁現居何職,答曰弓斧手!
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
曹操正欲出列,卻被欒奕搶了先。他說:“文則立功心切,心情可以理解,不可責罰。”他又轉頭勸解於禁,“文則勇武我自知之,華雄並非你之對手。然,戰場廝殺,不單是技藝比試。正如公路所言,公明身份稍低,若迎戰華雄,華雄必笑我軍無大將出場,如此有損我軍士氣,得不償失。是以,為維護我軍掩麵,奕肯請文則不要出戰,待來日敵軍亦派小將,再一試身手。”
於禁雖知欒奕與袁術一樣,也是因為自己官低位卑,不肯派自己出陣。可欒奕言辭懇切,自己實在不好拒絕,隻得悻悻回列。
他哪裏知道,欒奕不讓他出陣還有一層更重要的原因——欒奕不想讓他借此一戰一舉成名。一旦他出了名,他身後的劉備也跟著聲名大漲,並以此為基為隨後的亂世打下堅實的基礎。
袁紹看一眼欒奕,問:“於禁不去,誰去迎戰?”
欒奕抬了抬手,“二哥何在?”
眾人望去,卻見欒奕身後閃出一名九尺大漢,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麵如重棗,聲如巨鍾,“某家在!”
袁紹見欒奕終於派出戰將,且派出之人不是別人,竟是結拜義兄關羽。關羽的名號他可是不止一次聽說過,想當初平黃巾之亂時連斬朱英手下田氏三雄的事跡亦是廣為流傳。他登時大喜,“雲長兄在,華雄首級唾手可得矣!”
關羽也不答話,眯著鳳眸提著戰刀便要出帳。
欒奕卻在這時惡作劇之心大作,心道《溫酒斬華雄》這麼好的故事可不能因為自己消弭掉,便令侍者取來一杯溫酒放在案邊,對關羽道:“二哥且去,酒已熱好,待你斬了華雄再吃!”
關羽千年不變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似在說:還是四弟懂我!遂既拱了拱手,拂簾而走。
帳內諸人,聽了欒奕這番話,則一臉驚色。心道:這華雄厲害著呢!連斬俞涉、潘鳳兩員大將,武藝不凡,你欒子奇就有那麼大的信心,確定關雲長不會死在華雄手上?
欒奕當然可以確定關羽不會敗給華雄,這一點史書上寫得明明白白。更讓欒奕放心的是,現在的關羽可不是曆史上的那個關羽了。曆史上,關羽中年之前顛沛流離、居無定所,而現在呢?一早就被欒奕請到了濟南,大魚大肉,好吃好招待,營養跟得上身體就更加強壯。
平日裏不再為生計奔走,一有時間就跟張飛、趙雲他們打耗力氣,切磋武藝。這無疑又對武技的成長增添了助力。
總體而言,現在關羽的戰力要比曆史上的關羽強上不少,隻要不出意外,斬殺華雄輕而易舉。
關羽果然沒讓欒奕失望,片刻工夫,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帳外傳來稀稀拉拉的馬蹄聲,讓欒奕不由自主想到關羽那特有的閑庭信步般,悠閑而又囂張的縱馬方式。
大帳門簾隨後掀開,露出滿天的陽光,以及關羽壯碩的身影。
關羽將華雄的頭顱往大帳中央一拋,拱手返回欒奕身後,至始至終沒說一句話,但其中卻隱含著千言萬語,衝天的豪氣。
那陣仗連欒奕都禁不住熱血沸騰,激動不已。心中直呼:二哥,你真特麼騷啊!
他從案上恭恭敬敬端起酒盞遞到關羽麵前,“二哥辛苦!甘釀尚溫,飲之無妨。”
關羽微微一笑,一飲而盡。
各鎮諸侯這才反應過來,大讚關羽之勇。
恰當此時,立在劉備身後的徐晃又冒了出來,高聲大叫:“關將軍斬了華雄,不就這裏殺入關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時!”
袁術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謙讓,量一縣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揚威!都與趕出帳去!”
欒奕趕忙出來做好人,“戰場得勝,該拍手慶祝才是。公路何必為些許小事斤斤計較,來吃酒,吃酒!”
袁術跟欒奕雖素有間隙,但場麵上的樣子還是得裝一下的,至少得賣欒奕幾分麵子。他衝劉備翻個白眼,不情不願的迎上了欒奕端來的酒盞,將怒氣和著甘釀一同咽了下去。
飲宴畢,欒奕剛回大寨,卻聽門人來報,劉備來訪,說是前來為今日宴上之事道謝。
欒奕直撓頭,心道這劉備難道就不認識別人了,怎麼整天就知道纏著自己?他跟劉備壓根沒什麼共同語言,一連聊了好多天,早已到了不知該聊什麼的地步,懶得再見此人,便謊稱吃多了酒,已然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