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裏應外合(2 / 2)

城頭士卒連忙將這緊急軍情上報給帶傷鎮守東門的郭汜。

郭汜望一眼城中耀眼的火光,再看看城下密密麻麻的火把,猛錘一下城牆。“早就料到他欒子奇遲遲不肯攻城定是有所謀劃,卻沒想到他竟是打的大倉的注意。”

副將王方拱手道:“將軍,那我們還要不要分兵援救大倉!”

“不必!”郭汜手臂虛抬,“太倉那邊自由他人去救。我們需安心守好東門才是!今夜這城門不好守啊!”一把大火不但燒毀了大倉,還燒焦了西涼軍的士氣。大倉,那可是長安屯糧的地方啊!沒了糧草,隻能等援兵來救。

一眾西涼文武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上理解半月之內,援兵便可抵達,屆時,糧草匱乏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可是普通的士卒能理解嗎?

絕大多數不能,他們目光短淺,隻看現在,誰給他們糧食他們給誰賣命,幾千年來都是如此。沒有糧,就沒有人願意拚殺。就像磨盤上的驢子,槽裏無糧,它是不會轉動磨盤的。

思及此處,郭汜連忙讓各級校尉向下級依次傳達,謊稱長安城裏不止大倉這一處糧倉,餘下的糧草足夠大軍支持到秋收。借此安撫手下士卒之心。

做完這一切,他站在城樓上環視一眼自己精心布置的城防,咬牙切齒道:“欒子奇,來吧!長安城絕對不會像潼關那樣落在你手上。”

果然,得益於長安城寬厚的關係,郭汜在城牆上沒少下工夫,角樓裏的弓矢如傾盆暴雨一般向城下拋灑,連投石車都被請上了城牆,照著火把密集處就是一輪拋射。

這些都給處於攻城方的教會大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一萬降軍在吃下一輪投石之後,立刻崩潰了,哭著喊著向後潰逃,急得降軍主將夏侯惇和夏侯淵哇哇叫,“王八蛋,都給老子回來。違令者斬!”

一聲令下,軍中由教會衛士組成的督戰隊亮起了鋒利的長槍,在降軍中往複衝殺,阻下降軍潰逃之勢,硬著頭皮掉過頭來再次衝向長安厚重的城牆。

最前方,關羽的神通營和張飛的神磐營艱難地維持著陣形,向前發起最快速的衝鋒。

趙雲統轄的聖殿騎士營從側翼高速劃過,在距離城牆70步處1500名騎兵同時向城頭發起一輪騎射,在付出20餘人傷亡的代價後橫向調頭而歸。

隻可惜,付出的代價是慘烈的,收貨卻是不多。這一切都源於長安城實在高大,騎兵射出的弓矢飛到城頭雖不能說是強弩之末,但也威力大減,很難對披著鎧甲的人造成多大傷害。

見到這一情形,欒奕趕忙把聖殿騎士營召回中軍,他可不想自己花大錢培養出來的騎兵這麼白白送命。

戰事愈發的焦灼,並漸漸向僵持方向發展。關羽、張飛成功衝到了城下,將雲梯搭上城牆,許褚、太史慈緊隨其後,衝車、燃燒瓶相繼到位。

城頭上,介於射擊角度受限,箭矢明顯少了很多。不過滾木礌石卻密集的墜落下來。

數十名教會衛士扛著盾牌,頂著箭雨爬上雲梯,卻被迎頭墜落的巨石砸回地麵,口吐鮮血而亡。

看著同伴倒地,其餘衛士非但沒有恐懼,眼中的戰意反而更濃了。“願吳昝在天堂得以安息,啊……天門!”

“為了聖母的榮耀!”

一名衛士墜下城牆,又一名衛士補上去,如此往複,仿佛聖母衛士拔之不盡殺之不竭一般!

看到教會衛士這副前赴後繼的模樣,郭汜的五官變得猙獰起來,歇斯底裏大喊:“給本將軍殺,殺光他們!”

一聲令下,城頭上的箭雨又比剛才猛烈了許多,直壓得教會人馬抬不起頭來,傷亡慘重。

“哈哈……”郭汜猖狂大笑,“欒子奇,想全軍覆沒就盡管來吧!”

可憐這郭汜沒聽說過“別看現在鬧得歡,小心將來拉清丹”,更沒有想到,就在這東城門的戰事進入到最緊要的關頭,一大隊人馬以呂布府為起點,正往他這邊殺來。

為首之人不是別人,正是董卓手下第一悍將——中郎將、溫侯呂布,他與李肅一齊,領兵3000直奔東門,沿途所遇西涼軍一概格殺。

以呂布之勇哪裏有人能攔住他?再者說,呂布來得突然,沒人想到他突然叛變,措不及防之下,五六名裨將死於呂布手中,手下兵丁死傷無數,四下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