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臨淄一夜(1 / 2)

經曆了緝捕曹操這段小插曲,大軍繼續東行。剛過陳留還沒到兗州,在路上恰好遇到從濟南趕來送信的快馬。

欒奕要來信件一看,赫然發現信竟是用紅皮加封,乃是十萬火急的急件。遂不敢怠慢,趕忙拆開來看。

一目十行,迅速將書信讀完,怒氣一個勁兒的往上冒。“好你個田凱,禽獸不如,我日你大爺!”

徐庶已經很久沒見過欒奕發那麼大火了,不由詢問,“教主怎地了?”

“自己看吧!”欒奕把急件遞給徐庶,見呂布同樣一臉析疑,便大體把急件的內容給呂布、張遼他們複述了一下。

原來,青州刺史田凱聞知欒奕攻下長安的訊息,大為驚恐。他怕欒奕迎得天子之後,會假借天子之名奪去他青州刺史的位子,便決定先下手為強。

十日前,他連夜調集手下親信共計2000餘人,對青州治所臨淄城內的聖母教堂進行了一輪大規模清洗。

臨淄城內一應信徒因事先沒有得到消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死傷慘重。青州教區宗主教張栩,副宗主教郭三力戰而亡,一夜之間數百神仆死於非命,城內三座教堂付之一炬。

隨後,田凱四處搜捕教徒,但凡胸口別著十字架者不分青紅皂白就地格殺。兩個時辰內,平日信奉聖母教的青州官員盡數被捕,慘遭集體處決。無數臨淄百姓死於非命,城中大街上到處都是屍體。

田凱隨後張榜公告全城,說:這幾日的行動隻針對聖母教徒,隻要胸前帶了十字架,一律格殺。沒有十字架便是良民,官兵絕不騷擾。

言外之意十分明確,隻要信徒願意摘下十字架就能得條活路,繼續帶著十字架唯有死路一條。死與活的決定因素就在那枚象征是否屬於信徒的十字架上,何去何從,全由百姓自己定奪。

田凱原本一位一夜的瘋狂殺戮過後,已經達到了殺雞儆猴的效果。公告張貼出去之後,出於對死亡的恐懼,百姓肯定會自覺摘下十字架,而摘下十字架在深層次上也就代表著背離聖母教。沒了信徒,臨淄的聖母教也就成了空架子。

不過,令田凱震驚的是,在屠殺了足足1200百姓之後,臨淄城內的百姓既沒有對死亡產生恐懼,也絲毫沒有摘下十字徽章的意思,反倒抄起家夥奮起反抗起來。挨家挨戶,男女信徒齊上陣拿著菜刀、扁擔衝上大街,與街上的青州兵廝殺起來。

隻可惜,正副宗主教、郡國主教、大主教和牧師等青州重要神職人員均在第一時間殞命,使得城中信徒以及其他各縣信徒缺乏有序的組織。麵對訓練有素,名揚天下的青州軍,以家庭鄰裏為作戰單位的百姓很難形成有序的抵抗,各自為營,又被各個擊破。

臨淄縣慘遭屠城。城中5200餘聖母信徒死於非命,占臨淄縣城人口總數的75%。

看到一具具體無完膚的屍體,田凱抓狂了。他納悶這些信聖母教的人到底怎麼了?都瘋了嗎?不就是一枚小小的木頭十字嘛,明明扔掉就能活命,非得帶著求死。犯得著為它丟掉性命嗎?

他哪裏知道對於聖母教的信徒而言,十字徽章可不是一塊小小的木頭。那象征著他們的信仰,更象征他們終生的理想——死後得永生,升入天堂。

對於他們而言,肉體的生死可以置之不理,但是死後的永生卻不能不管不顧。正如欒奕所說,聖母教徒不怕死,因為對於教徒而言,死是最好的歸宿。肉體的死亡不是真的死亡,而是靈魂永生的開始。凡是蒙聖母喜樂的人,死後都能得永生,上天堂,在無憂無慮的天堂裏享受永恒的幸福。

《聖母經》箴言上說:珍惜十字徽章甚過生命者,必蒙聖母喜樂,能入神的殿,受神的洗!

正因為這句話,臨淄城堅定的聖母信徒們才會如此前赴後繼,寧肯殞命也不肯摘去胸前的徽章。

通過血腥屠城奪下臨淄的控製權後,田凱又趁北海太守孔融出征在外,奪了北海郡。進入北海之後,又是一番殺戮。

有了臨淄信徒的前車之鑒,北海郡內的聖母信徒學聰明了許多,絕大多數信徒在田楷軍抵達北海之前,逃出城郭,躲到深山老林或者鄉下,避過了這一劫。隻有少數老弱病殘不肯離城,慘遭田楷殺害。

三日之後,田楷兵鋒再指昌邑、東萊……青州各郡告急。大量幸存的青州信徒湧入濟南東平陵縣。東平陵縣令吳天懷著善心一一接納,卻不曾想狡猾的田楷借此機會,讓數百名青州探子扮成信徒模樣混進了縣城,並於深夜強行奪下了城門。

田楷趁機殺進城中,再次掀起血腥殺戮。東平陵縣令吳天戰死,大主教——吳天的夫人吳柳氏見夫君身亡,未免慘遭猥褻攜子投井而亡。東平陵陷落,濟南國門戶大開,軍情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