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何為忠義(1 / 2)

教會大軍凱旋而歸,返回下邳時,看著夾道歡迎的徐州百姓。欒奕心中感歎:百姓追求何其簡單,隻需賜予他們一餐飽食,一段生命的延續,他們便會把你奉為心目中的神靈。

站在囚車裏的徐晃、簡雍和孫乾隨著教會大軍緩緩入城,他們同樣看到了滿城百姓聚在城邊拍手歡慶的這番場景,並親眼目睹一個個衣著華麗的士紳,提著滿籃子雞蛋,不停往教會衛士懷裏塞。

“各位兄弟辛苦了,辛苦了!”即便口幹舌燥人念叨個不停。

“神將威武……”

徐晃、簡雍和孫乾麵麵相覷,為之愕然。想當初,還是他們執掌徐州的時候,從來沒見百姓對他們這麼熱情過,徐晃數出城剿匪凱旋而回,也沒有享受過這般待遇!

簡雍震天悲呼,“天呐!這都是怎麼了?欒奕到徐州才不過兩個月而已,竟能贏得百姓如此愛戴!”

簡雍說的沒錯,欒奕確實在徐州擁有極高的民心。隻不過這些民心並不是一朝一夕積累下的。就拿眼前街上歡迎的百姓來說,其中最早效忠欒奕的應該算是徐州內的那些聖母教教徒,他們長久受聖母經熏陶,在他們的眼裏,欒奕已經是聖母——至高神在人間的代言人,在他們心目中,欒奕崇高的地位不可替代。

除了聖母教徒以外,隨後對欒奕產生依賴的便是徐州的鄉紳富賈。聖元元年年末,欒奕在徐州放出將高價大量采購糧草的消息,誘使徐州的鄉紳富賈大肆屯糧。徐州糧價隨後一路走高,逼得一眾鄉紳富賈騎虎難下,隻能把糧草賣給欒奕,卻換回大把的教會紙幣——聖券。

眾所周知,聖券這種紙幣隻有在聖母教官方郡級教堂裏才能兌換成硬通貨幣。為了不使手裏的聖券變成白紙,徐州的鄉紳富賈們日日盼、夜夜想,巴不得聖教大軍早日把徐州占下來,好早日開啟教堂,給他們兌成現錢。

欒奕也果然沒讓他們失望,兵馬南下時從青州拉來好幾車的銅錢。攻下一座縣城,先開教堂再安民。但凡有人拿聖券來兌換現錢,一手交券,一手換錢。

如此信守諾言之舉,不經意間在徐州鄉紳心目中留下了極好印象,同時聖元元年的那宗糧草貿易,也讓眾鄉紳富賈賺了個盆滿缽滿,無不喜笑顏開。拿了欒奕的好處,他們自然也對欒奕心懷感激,大為支持。

除了他們,最晚對欒奕心生愛戴的,是那些普通百姓。他們並非教會信徒,不但對欒奕缺乏足夠的了解,反倒在陶謙、劉備兩屆刺史之下,受官方捏造出的關於聖母教負麵輿論影響,對聖母教有著極大的抵觸心理,總覺得欒奕是個殘暴不仁的邪教頭子。

然而,事實證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此言不假。自教會大軍入徐以來,對徐州各地百姓秋毫無犯,這些都百姓們都看在眼裏,漸漸對聖母教有所改觀。

隨後,沛縣、琅琊、下邳各做大城教堂先後開啟,免費為貧苦百姓舍衣送糧,又派出醫者無償為身患疾病者診病,同時還將從青州拉來了百餘石糧草,以40文的價格低價傾銷,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裏便將徐州境內久居不下的物價降了一倍。

糧價恢複正常,百姓們的生活也就有了希望。無不感念聖母教大恩大德,盛讚欒奕仁德。

所以說,欒奕在徐州的威望並非如簡雍所說,是在短短兩個月內建立起來的,而是在長達數年自然和人為雙重影響下好不容易達成的效果。

徐晃長歎一聲,“當初我就說與其力戰不如早降,不說別的,就憑欒子奇民心所向,我等便不是對手。憲和偏偏不聽,非要死戰。結果怎樣?徐州未曾保住,連大哥也喪生陷坑!”

“你……”簡雍怒視徐晃一眼,罵道:“誘敵的歪主意還不是你想出來的。要不是你將玄德置於險境,他又怎麼會死。玄德兄,你死的好慘啊!”話音剛落,他借眼睛的餘光卻見一物飛射而來,下意識側頭躲避。“啪”一枚雞蛋砸在了囚車的木欄上。怒目瞪去,竟見那名士紳又掏出一枚雞蛋向他砸來。邊砸邊罵,“大耳賊鷹犬,你也有今天。還我爹爹命來!”原來,這名投擲雞蛋者的父親,之前竟是一名被劉備加害的屯糧士紳。

一石激起千層浪,士紳的這番舉動立刻激起了其他徐州人的怒火。劉備在位時害得他們買不起衣吃不起糧,受了大半年的苦。如今把陳年舊賬全算到了囚車裏的囚犯們頭上,雞蛋、菜葉子、石子兒滿天飛。砸得簡雍、孫乾和徐晃滿頭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