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山陽之戰(下)第7更(2 / 2)

“咣!”如同二十多枚驚雷同時炸響。帶著倒刺的鐵塊四下濺射,殺人無數。昌邑城頭徹底淪為慘絕人寰的人間地獄。

昌邑城都成了這副模樣,郭嘉仍不急著攻城,繼續投石,一直到深夜都沒有停止。

離著昌邑老遠,便可見一枚枚燃燒著的石頭閃爍著濃濃的火光,騰空而起,落在昌邑城頭。後者則在不斷的砸擊之下,篝火一樣熊熊燃燒著。烈焰隨風舞動,周圍的空氣隨之蒸騰,形成一圈模糊的氣韻。

這樣憋屈的戰鬥,李典別說沒有遇到過,連聽都沒有聽說過。敵人優哉遊哉對城池發動猛烈攻擊,可守在城頭的他們卻夠不著,隻能眼睜睜看著,傻乎乎等死。

李典深知這樣下去不行,繼續堅守不過是讓士卒白白送死罷了。城是定然守不住了,他果斷下令,讓兵馬撤下城牆,出東門退往濟南國,意圖暫時與發兵濟南的曹操彙合,兩路大軍合作一處,再把山陽奪回來。

他走下城頭,困在城上的士兵剛剛退下一半,隻聽“轟隆”一聲。屹立了百年的昌邑東城牆,在今日終於受不住石砸、火烤,近半截轟然倒塌。

牆上尚未來得及下城的數百士卒,瞬間傾覆在城牆廢墟之中,被沙土掩埋,生死未卜。

“李牧!”李典眼睜睜看著副將李牧在土堆石塊中不見了蹤影,急得兩眼冒火,瘋了似的便要往城下救援,卻被手下親兵攔下。

“放開我,我得去救他。”

數名親兵死死抓住李典不鬆手,悲哭道:“將軍,冷靜一點。你冷靜一點!李牧將軍歿了。咱們還是趕緊逃吧,再不逃就來不及了。”

聽著城外遲來的戰鼓聲,以及教會大軍“以聖母之名,殺殺殺……”的口號。李典淒厲悲呼,“李牧……你的仇,我早晚替你報回來。走!”提槍翻身上馬,領著千餘名殘兵以最快速度逃出東門。

不走大道,專挑小道,快馬加鞭,一口氣逃出三裏多地。剛想平吸一口氣,卻聽東側林子裏一聲炮響。一彪人馬喊啥著從林中冒了出來,黑夜中也看不清多少人馬,至少兩千人以上。為首一員赤麵大將,手持青龍偃月刀,腳跨萬裏煙雲獸,朗聲高喝:“關雲長在此,逆賊哪裏走!”

關羽溫酒斬華雄的事跡天下傳送,僅時下的評書故事就有好幾個版本。所以,對於關羽,李典可謂久仰大名。平素戰場交鋒尚且不敢跟他叫板,更何況現在身陷囫圇,處於被動敗逃的地位。

他不敢與關羽多做糾纏,拚了命的廝殺,在拋下五百多名曹兵之後,死戰得脫,殺出重圍,轉向東北方亡命奔逃。

潰退途中,他暗暗納悶,依照他之前的預料,郭嘉率領的這支教會兵馬至多不超過一萬五千人。而這些人始終守在昌邑西、南兩側城外。

既然人都在昌邑城附近,又哪裏來的兵馬先自己一步在濟南國的方向設伏呢?

反複推敲一陣,李典終於悟出關羽的兵是從哪裏來的了。原來,夜幕降臨時分,郭嘉趁著夜色,竟把一部分拱衛霹靂車的人馬分離出來,偷偷繞城而走,藏在李典退逃的必經之路上。漆黑的夜晚,李典當然不知道郭嘉做出了這番準備,於是便毫無保留的被郭嘉牽著鼻子走,一頭紮進早就布好的口袋。

值得慶幸的是,他還活著,隻不過死傷實在是太過嚴重了,駐守昌邑兵馬,再加上分撒在其餘縣內的曹兵本來共有8200餘人,現在隻剩了不到300人。

還沒來得及為8200遇難袍澤惋惜,又聽前方響起一陣密集的梆子聲。

一名銀甲小將催動戰馬邁著悠閑的步伐從林中走了出來,挺槍躍馬,道:“常山趙子龍在此,李曼城還不下馬請降。”

李典揮手示意兵馬止步。定睛瞧去,赫然發現截擊者竟隻有趙雲一人。

有親衛上前諫言,“將軍,他隻有一人,何不殺了他。”

“不可!”李典一臉凝重,視線中,黑漆漆的林子裏魅影時有時無,似是暗藏無數伏兵。他知趙雲是聖殿騎士團主帥,旗下五千重甲騎兵天下聞名,不可能獨自應戰。

趙雲見李典久久沒有反應,怒喝:“常山趙子龍在此,爾等何人敢與我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