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連日來袁軍連番敗績的表現,盧植、徐庶亦覺袁紹為了破開自家穩固的防線很有可能用出挖地道的伎倆。思及此處,盧植驚出一身冷汗。正所謂堅城毀於其內,若非瘦猴提前探知,真讓袁紹挖到大寨中央來,非出大事不可。遂不敢怠慢,連忙商議應對之策。對於地道而言,最有效的應對方式,無疑就是在地道口設下伏兵,等袁軍破出地麵,群起而攻之,將其一網打盡。
然而 ,僅靠瘦猴的聽力根本聽不出袁紹兵馬地道挖掘的方向。也就是說探不出對方地道口的位置。其實更準確的說,連身在地下的袁軍都不知道他們的地道口在哪裏,純粹是朝著一個方向挖,大體挖相應的距離。估摸著差不多了,再向地麵挖掘。所以,守地道口一法顯然行不通,於是隻能采用另一個方法,既在內寨北側挖一條橫向深溝從而把袁紹的地道截下來。
盧植自知時間緊迫,當即組織人馬連夜開工。相對於地道,深溝的工程量要小得多,隻用了一個晝夜,一條一丈多深的深溝便已落成。
這個時候,袁軍的地道也到了最後階段。在這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陶升一手握刀,一手拿著火種彎腰站在地道裏指揮士卒刨土。到了這個時候,為了避免挖掘地道發出太大響動,他下令禁止士卒使用鐵鏟刨土,轉而使用木鏟和雙手來挖掘。河南土質鬆軟,工程很是順利,按現在這個速度,不消半個時辰便能挖到教會官渡中軍大營之內。
他暗暗許願,希望地道的出口會在一處教會衛士發現不了的隱秘所在。那樣的話他和手下的死士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鑽出地麵四處殺人放火。當然,如果洞挖的足夠巧,可以直通到盧植中軍大帳之內那就更好了,那樣便可以輕鬆擊殺盧植,盧植一死聖母教大軍不戰自潰。
隻可惜,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們還無法精準把握洞口位置,完全是靠估量著挖,洞口會在哪,誰也不知道。
思量的工夫,有士卒前來報知陶升,說依據丈量,地道馬上就要穿入教會中軍大寨了。
陶升大喜,責令刨土士卒調轉方向,改向上挖。同時,令身後千餘死士拿起武器隨時準備作戰。
地道裏霎時間變得詭異般安靜起來,負責刨土的士卒小心翼翼,一下接著一下,輕之又輕的挖著土,隨即將刨出的土撞在籃子裏往身後傳,一直傳到入口處,排至洞外。
又有士卒將木柱搭在新挖的地道兩側,以加大承重。
木鍬吭哧吭哧的繼續挖掘著,在刨過數十下後,發出一聲空靈的聲響。
陶升知道,洞挖通了。他立刻將刨土士卒按倒在地,縮著身子湊到洞口細細傾聽。洞外一片寂靜,除了風聲並無雜音,證明教會那邊的人並沒有發現他們。他長出一口氣,衝身後死士揮了揮手,手提長刀一馬當先殺出洞來。
然而,乍一走出洞穴他利馬發覺不對,擺在他麵前的根本不是堆積如山的糧草,和緊密相連的帳篷,而是一道深深的溝塹。他現在就站在溝塹之中,溝塹四周滿布幹草、硫磺等易燃之物。
無數教會衛士就站在溝塹上方的邊緣地帶,看傻子似的盯著他。隨著一名教會將領發號施令,“放箭!”密集的火箭劈頭蓋臉向他射來,當場把他設成了篩子。
火箭隨後點燃了硫磺和幹草,其中還有部分引燃後會放出毒煙的毒草,毒煙四漫,湧入地道,把一眾袁兵熏得頭暈眼花,兩腿發軟,跑都跑不掉。僅用一炷香的時間,千名袁軍死士便被毒煙放倒,口吐白沫而亡。
可憐這隊袁軍死士耗時四日日夜兼工挖掘出來的地道最終卻變成了他們的陵墓。
袁紹卻是不知他派出的死士全都死在了自掘的“墳墓”裏。此時,他正站在大寨高牆之上,與蓄勢待發的三萬先鋒默默等待著教會官渡大寨中央火起的時刻。
三更時分,教會寨中果然亂了起來,火焰直衝雲霄。
袁紹還道是陶升事成。當即下令雷鼓進軍。鼓點奏響,萬軍齊出,點著火把直奔官渡大寨。一直殺出二百多步,教會大寨已是近在眼前,卻沒遇到哪怕一絲反抗。
袁紹大喜過望,以為教會寨內大亂,顧不得寨門,卻在無限欣喜之時聽到一陣急促的鑼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