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火攻故市(1 / 2)

在河北,淳於瓊嗜酒如命之事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又有誰知道十年之前,當淳於瓊還是西園八校尉之一——右軍校尉的時候是滴酒不沾的呢?那時的他,兢兢業業衛戎皇城,為了避免耽誤當值,就算有宴請推脫不過,也是在宴席上喝女人、孩童才會飲用的果酒。

為此,他沒少受朋友嘲笑。這些事欒奕至今記憶猶新。

那麼現在……他成了袁紹身邊的偏將軍,怎麼就嗜酒如命了呢?

一提起“偏將軍”二字,淳於瓊心裏就煩苦。將軍就將軍,還非得是個偏的,是副將。

想當初,他和袁紹同為西園八校,乃是平起平坐的存在。後來,袁紹起事,他念在袁家對自己有恩便投到了袁紹帳下,算是袁紹陣中最早的將領。他在袁紹手下帶兵那會兒顏良還給他當過馬前卒,整天低三下四牽馬執蹬,跟條哈巴狗似的。現在可好,顏良反倒一躍爬到他頭上去,成了將軍。

誠然,淳於瓊自己不得不承認,顏良的武藝比他高強,帶兵能力也比他強上一線。可他淳於瓊畢竟是最早支持他袁本初的人,想到初要不是他領了三千人馬投奔而來,袁本初連個像樣的部曲都沒有。

正是借了淳於瓊的三千大軍,袁紹才日益壯大,得以在十九路諸侯討伐董卓時坐上盟主之位的。

隨後,淳於瓊又在袁紹攻伐冀州、並州、幽州的戰鬥中兢兢業業,雖沒有可圈可點之處,卻也沒有犯下錯誤,沒有功勞也該有苦勞才是。他如此努力,袁紹卻隻賞了他些錢帛,封了個偏將軍。而像顏良、文醜、張郃、高覽這樣的後輩將領都排在了他的前麵。

他覺得顏麵大失,心中不平之際不由納悶,以他的資格而論封了將軍真就那麼難嗎?

心灰意冷之下,他開始借酒消愁,日複一日的喝,漸漸就上了癮,尤其喜歡喝神仙釀那樣的烈酒。

每每提及神仙釀,淳於瓊便會大讚“欒奕這人夠朋友。”想當年,先靈帝在世時,欒奕、袁紹、曹操、還有他都住在洛陽。欒奕不知從何處得知他的外父(既嶽父)愛飲神仙釀,便將兩壇神仙釀送到府上讓老人家敞開懷的飲。

兩壇子神仙釀,價值不菲。淳於瓊本想退回,可怎奈欒奕實在熱情,說:“當年渭河畔,兄長救我一命,乃是我的救命恩人。滴水之恩當湧泉報之,區區身外之物算得了什麼,讓老丈拿回去喝就是。”

淳於瓊還道是欒奕有事相求才會送上如此厚利,可轉念一想自己不過就是個守城武人,人家欒子奇是皇帝身邊的紅人,手眼通天,又有什麼自己能幫上忙的呢!

於是,他便將兩壇神仙釀帶回了家。自此之後,每月都會有人定期將兩壇神仙釀送到他家。這一習慣一直延續到他舉家遷來冀州鄴城,外父去世都沒有終止。時至今日,大河沿岸被袁紹重重封鎖,可每月的兩壇神仙釀仍會在十五日那天清晨,準時出現在他的府門外。

對此,淳於瓊很是感動。甚至一度想,如果當年自己不來河北投效袁紹,而是轉道去濟南,在欒奕手下是不是更有作為。

每每想到這裏,他都會遺憾遙頭,過去的已成過去,走過的路已經無法再走。

這日正逢九月十七,前日黎明時分,當家人敞開府門的時候,在門前的石階上如約“拾”得了本月的神仙釀。隨後,依照淳於瓊之前的吩咐,派專人將它們送到了故市。

聞到神仙釀的酒香,淳於瓊食指大動。當即把副將趙融、韓菖子這些要好的將領叫了來。又讓隨軍夥夫準備了幾個佐酒的小菜,邊吃菜肴邊品咂美酒邊閑聊。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們三人閑聊的內容無非都是些牢騷話,表達對袁紹和一眾高層的不滿。這段時日,不滿之情再度攀升。原因無他,袁紹已經好久沒有給淳於瓊手下這幫弟兄發餉了。

淳於瓊歎息道:“俗話說的好‘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香餌之下必有懸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手下這些弟兄願意提著腦袋當兵為了啥?不就是為了賺些搏命錢回家養老育子嘛!現在可好,半年前的賞銀和糧餉到現在都沒發。他們願效死命才奇怪了。”

趙融點了點頭,“據我所知,不單我軍,其他各軍都是這樣,欠餉嚴重。相反,據說欒子奇那邊銀餉給的很是及時,且數額是主公的五十倍之多。嘖嘖嘖……難不成欒子奇會點石成金不成。哪裏來的這麼多錢糧。”

淳於瓊咯咯一笑,“哪裏來的錢糧?你看看碗裏的東西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