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向導(2 / 2)

欒奕記得,曆史上郭嘉便是死在曹操北伐烏丸的路上。他不想死亡的命運再次降臨到郭嘉身上,所以本不想帶郭嘉出陣。

可怎奈郭嘉求戰心切,幾次三番懇求出任軍師祭酒。欒奕實在推脫不得,便讓華佗、張仲景先給郭嘉來了個全麵體檢,在二位神醫拍著胸脯保證郭嘉雖然瘦了點,但身體十分健康。欒奕轉念一想隨即釋然,現在的郭嘉已經不是曆史上那個放浪形骸的花花公子了。

在柳如是的管教下,他的生活變得規律了許多,不再去觸碰那些害人的“仙丹”。同時,還每日監督他練習太極強身健體,身體自然健康。此外,當年曹操北伐乃是寒冬臘月,容易生病,此時萬物複蘇,已是夏日,塞外天氣炎熱,隻要做好防暑降溫就不會生病。

想到這裏,欒奕這才同意郭嘉隨軍出陣的請求,不過保險起見,他把華佗、張仲景全都帶在了軍中,以備郭嘉萬一出現狀況,好及時發現及時診治。

考慮到華佗、張仲景年齡已經不小,欒奕特意給二位準備了軟驕,另陪侍衛若幹,端茶倒水、扇扇子……當國寶一樣伺候。

遠征烏丸的旅程雖不像橫跨太行山那般艱苦,但途中亦是困難重重。

大軍沿北海灣向北取道山海關,直取烏丸蹋頓柳林大營。七月末,狂風暴雨在塞外大地上將降臨,大雨傾盆,似乎又回到了天柱崩塌,銀河水泛濫的遠古時代。

古時修葺的馳道被雨水衝毀,到處都是泥潭,儼然一片澤國。在這樣地麵上,莫說糧草輜重,就是單人行走也是舉步維艱。更為重要的是,受雨水侵襲影響,教會大軍此番帶來的火藥雖用油紙包裹,卻仍大量受潮,以至於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無法再借火藥之威攻城拔寨。

大軍行路困難,致使蹋墩提前洞悉了教會的行軍路線,並有針對的在桓陽一帶各處關隘層層布防。

前有重兵,中途又遇困境,四萬教會大軍霎時陷入兩難。

麵對這一境遇,欒奕急得不行,甚至一度覺得北伐的決定就是個錯誤,不若先行回軍,換個時間再卷土重來。。在這個時局困窘的時刻,郭嘉站了出來。他對欒奕道:“奕哥兒莫慌。孫子有雲: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向導,不能得 地利。我軍之所以行軍受阻處處受困,是因為缺少向導啊!隻要找到熟悉地形的合格向導,一切困難將迎刃而解。”

欒奕道:“嘉弟之言我可以理解,可是眼下去哪去找一個向導呢!”

郭嘉微微一笑,“我知道一人。此人姓田名疇字子台,是無終人士。他自幼飽讀史書,善擊劍,有俠行。當年幽州刺史劉虞欲向朝廷遣使進貢,苦無有膽有智之人,當地官吏便推薦了田子泰。子泰單人單騎,一劍一囊,先出關再出塞傍北山趨朔方,智鬥寇賊,勇闖狼窩,跋涉數千裏方到長安致命。靈帝詔拜騎都尉,其拒而不受。‘三公’相繼力邀,亦是一蓋請辭,又單人單騎毀了無終。後來,公孫瓚、袁紹皆上門求賢,卻都吃了閉門羹。最近聽說他為避戰亂,,已帶領宗族家客移居徐無山,徐無山離此不遠,奕哥兒何不遣使征辟呢?”

欒奕大喜,“如此賢達,理應厚待以聘。可是……”

“可是什麼?”郭嘉問。

“公孫瓚、袁紹屢征不成,想必一般人請不來他!”

“此事奕哥兒放心。”郭嘉道:“昔日我在袁紹帳下盤桓的日子裏,與田疇有過一麵之緣。可親往說之。”

欒奕沉思一陣,道:“能否得到田疇這位向導對我軍北伐烏丸能否獲勝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隻怕僅嘉弟去,不足以證明我教會大軍對他的重視。”

“那奕哥兒的意思是?”

“我得親自去。”介於聘請田疇的重要意義,欒奕毫不猶豫,決計親自出馬。“來人,備馬!”

正如郭嘉所說,田疇所住的徐無山距教會大寨並不遠。冒著瓢潑大雨,在泥濘的道路上緩慢行進了半日有餘,便可在雨霧之中看到徐無山的山茂。

顯然,田疇在徐無山一帶名聲不小,在山下隨便尋一位樵夫,便可尋到田氏族人所在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