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放箭放箭(2 / 2)

十年磨一劍,今朝便是亮劍時。

隨著欒奕舉錘一聲號令,“為了聖母的榮耀!傳我帥令,準備迎戰!”

“教主有令準備迎戰!”

“教主有令準備迎戰!”

……

十數名名傳令官同時動了起來,縱馬在軍陣之間的過道間來回疾馳,將作戰口令下達給各個部曲。

隨即,四麵八方迎風招展的軍令旗舞動起來,各大部曲開始緊張有序地為即將而來的大戰做起準備。

負責指揮箭陣的黃忠看到旗語,高聲大呼,“測距箭準備!”

“準備完畢!”

“放測距箭……”黃忠大手一揮,一百名弓手同時鬆開手中弓弦。

長箭破空而走,頂著今日草原上的風吹,順著帶有坡度的地形飛向遠方,墜落在地。

有軍中望子站在高台上手舉望遠鏡遠眺,觀察一陣,答曰:“報告將軍。今日最大射程一百一十步,有效射程預計八五,風向東北。”

“嗯!”黃忠點了點頭,隨即將目光移向位於中軍的欒奕。東北風,也就說是個順風天。連上天都在幫助齊王,何愁此戰不勝?

與黃忠弓兵陣列一陣之隔的,乃是諸葛亮親自指揮的工兵大陣。

得到將令之後,守在二百台霹靂車便的二千名工兵立刻忙碌起來。

自由工兵望子依據弓箭手射出的測距箭觀察風向,並依據射擊角度,敵人來襲方向決定霹靂車射擊角度。“左轉十五!”

“喏!左轉十五,完畢!”

號令官高聲大吼:“一列傾角三十,二列傾角三十七,三列傾角四十五。”

“一列完畢。”

“二列完畢!”

“三列完畢!”

號令官又道:“一列二列燃燒彈,三列手瓜滿載裝填!”

“收到!一列燃燒彈裝填完畢。”

“收到!二列燃燒彈裝填完畢。”

“三列手瓜滿載!隨時待命。”

“很好!”諸葛亮笑著點了點頭。“一會兒就讓那些羌豬看看什麼叫聖元紀年的新式戰爭。望子,報距離。”

“喏……敵人距我軍前陣還有半裏,四百五,四百……

聽著日漸縮水的報數聲,諸葛亮加快了扇動羽扇的頻率。這麵羽扇還是臨來時新婚妻子黃月英親自為他做的,說是要借這麵扇子保佑諸葛亮一切順利。

“月英啊月英,借你吉言,希望一切順利。”諸葛亮喃喃自語。語畢,耳畔便傳來的望子的呼聲,“一百五十,請求發彈。”

“各就各位,預備……”諸葛亮止住扇扇子的動作,將目光移向中軍高台上的令旗官。也不知是因為緊張,還是因為對即將而來的激烈場麵而興奮,他身體不由自主的顫抖起來,“來吧!來吧!……來吧!教主,下令吧!”

日光照耀下,諸葛亮平抬望遠鏡一動不動,站在這裏他甚至可以清楚看到令旗官臉上的紋理,和風沙吹拂下在臉上灑下的汙痕。令旗高舉在旗官頭頂飄舞,自東向西的飄,再次見證了今日是個大好的順風天。

就在這時旗幟動了,並非風吹,而是人為的動了。自上而下連擺兩下,又猛得向上一揮,這是發動霹靂車的指令。

諸葛亮興奮的難以自已,用破了音的聲調大喝,“一列二列,三發連射……放!”

負責操控前兩列霹靂車的工兵們迅速扳動車上的囊括,一連串機械轟鳴隨後響起,彈簧製動的聲響此起彼伏,“嗡嗡嗡”震耳欲聾。

一百二十枚滿載高濃度酒精的陶甕,在點燃之後騰空而起,升入三十丈的高空,隨後如同天外飛來的隕石不偏不倚落在十二萬羌人先鋒中段位置。

胸腰粗細的大甕自身的重量就夠嚇人的了,更何況它滿載著酒精。從天而降砸在羌人身上,登時將數百名羌兵掀翻在地,連人帶馬骨骼寸斷。

酒甕落地爆裂開來,碎片四射又是一片殺傷。

隨後,燃燒中的高濃度酒精破甕而出,如同瓢潑大雨一般灑在密集的羌人騎兵大隊之中。三千多攝氏度的酒精烈焰粘在人和馬身上,立刻熊熊燃燒起來,將羌人的皮甲、皮膚乃至肌肉燒成焦炭。

戰場上霎時間充斥著一股股濃濃的皮革燒焦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