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美好與痛苦(1 / 2)

沿著大運河一路北上,在漢曆新年前夕去卑和戲誌才抵達了齊國濟南郡濼口港,又從濼口乘車入駐濟南郡的郡治曆城縣。

在曆城縣內遊玩了幾日,看過泉城裏的泉;遊過明亮的湖;一路南行攀過五嶽之首的泰山之後,戲誌才告訴去卑,來濟南就不能不去參觀聖?女媧大教堂。

聖?女媧大教堂的名號去卑沒少聽人提起,據說是現在齊王的發跡之地,時至今日則成了所有聖母教徒的朝聖之地,同時也是大漢境內一處名勝景觀。

去卑沒做多想,便跟著戲誌才去了教堂。

一進大門,聖?女媧大教堂宏偉的主體建築便讓去卑為之一振。作為匈奴右賢王,他曾多次出使漢庭。靈帝在位時他去過那時洛陽的皇宮,董卓亂政時他還進過西京長安的寶殿……他自詡見識過很多恢宏的園林、宮殿,卻從來沒有一處讓他向今天這樣震撼。

眼前這些朱漆金頂的龐然大物,給人以厚重的觀感。讓人依稀間覺得它們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而是億萬個年頭從久遠的遠古時代跨越來的,上至屋簷下至台階都給人以濃重的神聖氣息,讓人禁不住想要頂禮膜拜。

震撼過後,去卑在戲誌才引領下跨過門檻,作為今天到場的貴賓。聖?女媧大教堂現任宗主教徐昂將一部金線縫製的精裝《聖母經》送給了去卑。

去卑大體翻了翻,經書前半部分主要說的是日月星辰、大海河流、飛鳥走獸以及人,是怎樣誕生的。後麵則是些富有哲理的至理名言。

相對於晦澀難懂的後半部分,去卑對前半部分更感興趣。隻可惜現在正在參觀過程中,無暇多看,隻能等到晚上在秉燭夜讀。

在聖?女媧大教堂宗主教徐昂引領下,去卑參觀了教堂裏的藏書樓,在感歎過藏書樓藏書之多過程中,他還仔細觀摩了一番藏書樓裏精美的壁畫。

戲誌才告訴他,這些壁畫講得便是聖母七日創世的故事。世界就是這麼來的,詳細過程經書上也有記載。

聽了戲誌才的解釋,去卑對《聖母經》愈發感興趣。

“恰逢”今日是禮拜日。辰時兩刻,來自大漢各地的信徒湧入教堂,在禮拜堂中彙聚。

去卑受戲誌才邀請也跟了去,想看看漢人祭祀儀式與單於庭有什麼不同?

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不一樣。

在匈奴,每逢祭祀的時候神伯圍著火堆念念有詞,披頭散發的族人則跟著他在篝火咋咋呼呼旁跳來跳去,看著挺熱鬧,可是這麼多年都是一個模式,再熱鬧時間長了也讓人覺著無聊。

漢人的,或者更準確的說是聖母教的祭祀截然不同。好幾百人一間大殿裏靜靜的坐著,先聽剛才那個叫做徐昂的“神伯”講話。講話的內容多取自《聖母經》這本書,有時候講故事,期間還摻雜了很多耐人尋味的話。比如他說什麼: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他還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乍一聽都是些很平常的話,但是細細一想又很有道理。

神伯大概洋洋灑灑講了一個多時辰,期間坐在連椅上的聽眾——哦不信徒臉上寫滿虔誠,聽得很認真,有的人在聽到激動之處,還會在自己胸前比比劃劃畫著什麼,低聲呢喃一句,“啊……天門!”

如此安靜、虔誠、肅穆的氛圍讓去卑大為動容,同時也深受感染。

講演結束,神伯號召大家跟他一起禱告。

去卑問戲誌才“什麼是禱告!”

戲誌才告訴他,“隻需閉上眼睛,什麼都不要聽,什麼都不要說,摒棄那些讓你煩惱、憂愁的事情,去追憶那些美好、快樂的事務。”

去卑似懂非懂,學著戲誌才的模樣,雙手合十頂在下巴上,隨著教堂裏樂隊奏響的悠揚樂曲,隨著神父深沉的禱告詞音陷入深深的回憶。

彼時他還是單於庭的王子,過著無憂無路的生活。縱馬在春日的草原上,眼前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翠綠,如同厚實的絨毯一般延伸到地平線的盡頭。雨後清新的空氣撲麵而來,滋心潤肺,那舒服的感受讓人直想高呼出聲。於是他真的叫了,“啊……”渾厚的音節在廣袤的草原上蕩漾開來,從這頭到那頭……

彼時他是大婚之夜的新郎,美麗的嬌娘在他的大帳裏等他。她是他的戰利品,是他與他的兄長現在的左賢王賽馬贏來的。他很愛她,她也對他傾慕有加。他很希望跟她結合,生一堆胖娃娃。那天晚上,他喝了很多的酒,就在他醉到兩腿發軟的時候,天邊浮現出一片火燒雲……深夜裏哪裏來的火燒雲……那分明是火把,幾千柄火把。參加婚宴的人們慌了,大喊著“左賢王的人來了,來搶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