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呂岱慌了。選擇躲避……馬超這一槍精妙絕倫,封死了他所有的退路。躲,是斷然躲不過去了。選擇硬抗……這一槍僅聽破空聲便知力大無窮,加之馬超乃是急速衝刺過來,加上戰馬的衝力,以呂岱現在的身體狀況是絕對抵擋不住的。除此之外,馬超這一招透著千變萬化之勢,一槍之後必有後招,不加思量格擋,很容易著道,在隨後的戰鬥中被他牽著鼻子走,直至戰敗落馬。
呂岱絞盡腦汁將十餘年戰場廝殺積累下來的經驗在短時間內過了一遍,卻找不到可以應對當前情形的有效辦法。他眼睜睜看著虎頭鑿金槍撲了過來,近了……
危急關頭,呂岱隻好搬出最簡單,且最被動的抵抗方式——格擋。
長槍平舉立在胸前,向右一揮,意圖將馬超的虎頭鑿金槍磕向一旁。然而,他剛剛把長槍舉起,駭然發現馬超本就無比迅速的強速,驟然攀升起來,且越來越快,越來越快。
“怎麼會這樣!”
如此一來,呂岱之前作出的預判出現了巨大紕漏,錯估了馬超刺中他身體的時間,導致格擋的動作慢了半拍。
短短的半拍,連眨眼的工夫都不到,結局卻大相徑庭。
“噗”的一聲布袋破裂的脆響,呂岱被馬超刺個對穿,斷線的風箏死的飛落馬下,斷氣之後眼中還殘留著臨死前震驚的神情。
與呂岱主動作戰,積極拚殺的策略不同,他的同僚全琮采取的則是更為精明的作戰方式——拖,意圖十分明確,團結全部兵力,能拖多久拖多久,為孫策爭取足夠的撤退時間。
他將手下兵馬集結起來,組成三個圓形大陣,他本人立足與大陣中央核心地帶居中指揮。外層圓陣負責正麵迎敵,內圈多是弓手,向外拋射箭矢。如外圈兵馬出現傷亡,中層陣列兵馬予以補充,補充不及時時,軍陣還可借順時針旋轉,從而實現避敵鋒芒。
然而,全琮本以為龜縮成刺蝟形態,會讓聖殿騎士和白馬義從這群惡狼無從下口。卻不曾想反倒為鞠義快速結束戰鬥提供了方便。
“傳我將領,全體後撤二十步。”鞠義一聲令下,正與江東卒奮力廝殺的白馬義從止住攻勢,果斷後撤。
正當七千餘江東士卒納悶打得好好的,敵人為什麼突然撤退的時候。“爆!”鞠義口中傳出了一字號令。
三千白馬義從隨即從馬腰處的背囊裏取出包裹在網兜中的手瓜,以及軍中統一配備的打火機。“當當當”接著便是一連串清脆的打火機翻蓋脆響。
“引火。”
“呲……”
“投。”
三千枚手瓜同時出手,落在原地發呆的江東軍陣之中。
“啊……是手瓜!”親自使用並目睹過手瓜威力的江東士卒登時亂成一團。“轟轟轟……”爆炸聲隨後響起,炸得江東軍人仰馬翻,那模樣活像在一支卷曲的刺蝟腹部插進一串二踢腳,“劈裏啪啦”就是一片血肉模糊。
“爆!”“引火”“投!”
又是一輪投擲,江東圓陣霎時間變得殘缺不全。
全琮一看這架勢,不用敵軍衝陣,用不了幾輪自家兵馬就得被對方炸光。情急之下隻得硬著頭皮選擇反攻。
然而,白馬義從占著明顯的人數優勢,江東軍本就不是對手,旁邊還有個虎視眈眈的聖殿騎士。
他的這番反抗隻能說是負隅頑抗、螳臂擋車罷了。
經過半個時辰激戰,呂岱、全琮所帥一萬江東士卒全部覆滅,其中四千七百六十三人陣亡,傷者三千餘,餘者繳械投降。主將呂岱被馬超斬殺,全琮死於亂箭之中。
自此,教會東、西、西南、南四路二十多萬大軍順利實現合圍。除孫策一行逃出升天,餘眾皆深陷重圍之中,成了待宰的羔羊。
聖殿騎士、白馬義從擊潰呂岱、全琮軍之後。欒奕所帥教會主力大軍與曹操的荊州軍團、關羽的徐州軍團相繼與各自的敵人交手。
在教會二十萬大軍猛烈攻擊之下,盡管江東士卒奮力抵抗,終究還是落得個敗亡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