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黃蓋受了不小的刺激,說起話來有頭沒尾。魯肅遞給他一壺水,喂他灌了下去,“黃將軍,別著急。能不能從頭給我們說說,烏林港到底是怎麼丟的。”
黃蓋長出一口氣抑製住躁動的情緒,隨後將混亂的記憶碎片拚接了起來。
……
聖元十六年十月初四,在這個冬季裏清晨,朝霧氤氳在海麵之上朦朦朧朧如同雲海一般。經曆了數日寂靜的東萊港變得熱鬧起來,成車的輜重、糧草、火藥被連夜運上了嶄新的寶船。
三更時分,正當海邊的人們人深陷在睡夢之中的時候,十二艘巨型戰艦,以及二十多艘海用樓船、以及八十餘艘走舸張起了繡有血紅十字徽紋的風帆,悄然離開了海港。
這支規模不斷龐大,但戰力非凡的艦隊便是聖母教東海艦隊,指揮官不是別人,正是太史慈本人。
依據計劃,東海艦隊未來將有大型寶船三十六艘,樓船七十二艘,走舸、舴艦三百餘。總兵力四萬五千人。
現在還沒有滿編,不過已然具備了可堪一戰的戰力。
依據欒奕定下的作戰計劃,太史慈於九月中旬駛離青州東萊,沿海岸線一路南下,於十月初抵達長江入海口北方,靜靜等待欒奕的下一步指令。
半個月後,太史慈接到壽春方向送來的快報:孫策果然中了欒奕的誘敵之計,發兵攻打烏林,並成功在烏林港登陸,攻向了襄陽。欒奕還告訴太史慈,未來曹操將把孫策牽製在襄陽至少十日,教會各路大軍需要敢在十一月五日之前在新野各個方向完成集結。他希望太史慈在此之前,先幫關羽解決掉牽製徐州軍團的江東張昭人馬。隨後趕赴烏林,一舉決斷孫策退路,封鎖大江,讓孫策無路可退。
太史慈隨即依令行事,東海艦隊龐大的艦船從大海駛入長江,在北岸三萬餘徐州纖夫幫助下,逆流而上,日夜不停駛向壽春。
在這過程中,大江兩岸百姓看到如此寶船這樣巨大的戰艦,表現出截然相反的表現。
大江以北,教區的百姓們,看到巨輪之上的血紅十字徽紋,無不為教會具備這樣強大的船支拍手歡慶,高呼:聖母保佑!教主英明神武……雲雲。
此事,正值冬季農閑時分,更有地方信徒主動趕到河邊,自願無償充當潛伏,幫助大船加快航速。也有當地士紳、富賈,殺雞宰羊,犒勞軍中衛士,為他們祈禱祝福,希望他們旗開得勝,打敗江東異端。可謂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
與江北教區熱情洋溢的信徒們截然相反,居住在江南岸邊,屬於孫策治下的百姓看到一艘艘摩天大船從眼前駛過,無不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一度以為自己出現的幻覺。“這世上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船。”在眼簾開合十數次,確認無誤後,驚呼一聲,趕忙上報地方官府。官府起初不信,還道是百姓危言聳聽,後派探馬來江邊查探過後才確定百姓並沒有誇大其詞,且真實情況比他們說的還要嚴重——戰船上竟加裝了霹靂車!
地方官員趕忙層層上報,將緊急軍情報給了張昭。
以張昭的智慧,立刻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連夜組織五萬水軍,由江東老將韓當親自統帥,駕樓船三十艘,艅艎、突冒七十餘艘,走舸百餘艘出港迎敵。
起初,韓當並不把軍情中所謂的“聖母教摩天巨艦”當回事,在他眼裏,北人不善水戰,在江中作戰即便他們再英勇也不可能是江東水師的對手。他掐著腰,望著地平線盡頭緩緩升起的聖母教戰船的風帆,風帆如同朝陽,一點點升起,再升起,接著是一團不大的黑點,那便是所謂巨艦的船身。
接著,敵艦由遠及近,又近了幾分,及至半裏開外時,韓當才看出敵船的真正規模——當真是巨艦啊!“他們怎麼可能造出大的船?”
他率先拋出這樣的驚歎,與他同樣震驚的,還有一眾江東水兵。
他們原以為,樓船是這世上最大的戰船,今日方知天外有天,一艘敵人的戰艦至少相當於樓船三個那麼大,哦不,興許是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