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孫策請降(1 / 2)

戲誌才說起話來跟連珠炮似的,孫策想攔都攔不住。

他對孫策道:“你死了一了百了,可是你想過死後的事情沒有?在不遠的將來,江東將籠罩在戰火的烏雲之下。以我聖教的軍力,打下江東易如反掌,但是對於江東百姓而言,無異於一大災難。有多少城郭會毀在戰爭之中?又有多少百姓妻離子散、流離失所?還有那些對你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將,出於對你的忠誠,他們定會拚死反抗。可反抗的結局又是什麼?隻有一個,身?敗?名?裂!還有你的家眷,他們會因你沽名釣譽的舉動背上逆賊的罪名,最終被推上斷頭台。當然,還有你的妻子——大喬小喬姿容傾城的話可不是傳了一天兩天了。江北有不少人渴望著一睹二美芳容呢!待將之擒獲,我可不敢保證教主不會將他們賞給有功將士。”

“你……卑鄙!無恥!”坐在一旁旁聽的徐盛聽了這番話氣得咬牙切齒。

“卑鄙?”戲誌才冷哼一聲,“想必這位就是徐文向將軍吧!我可是聽說士燮的愛妻現在就在你府上呢!孫伯符將軍既然能士燮的愛妻賞賜給你,我家教主為什麼不能將大喬賞賜給別人?”

“夠了!”孫策橫眉冷目,要不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規矩攔著,他恨不得把戲誌才千刀萬剮。“好個巧言令色的救世之天才。”

“多謝孫將軍讚譽。”戲誌才直接無視掉孫策挖苦的言語,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拍了拍衣襟上的浮土道:“言盡於此。是自取滅亡還是俯首稱臣孫將軍自己衡量。”言訖,戲誌才伸出三根手指,“三天!教主給孫將軍三天時間考慮,三天之後如果孫將軍還不給出答案,休怪我家教主不客氣。告辭!”

說完拄著節杖,甩著大袖子走出了門。

目視著戲誌才遠去的背影,黃蓋氣得吹胡子瞪眼,走到孫策身邊小聲問詢:“主公,這廝忒得囂張,要不將其攔下?”接著他擺出一副抹脖子的架勢。

“不可!”孫策的右手食指用力的揉搓著發疼的腦門,“欒子奇看起來溫文爾雅,卻是個瑕疵必報之人。戲誌才自幼與他相識,相交甚情超手足。如果把他殺了,且不說漢津城裏的所有人都得跟著陪葬。關鍵還有秣陵的家眷。等到欒子奇攻破秣陵之時,就是咱們滿門遭斬之刻。”

“嘶……”黃蓋倒吸一口冷氣。

而黃蓋身邊,聽了孫策這番應答的魯肅則若有所思。顯然,孫策還是在意家人的安慰的。由此可見,孫策心中那架天平已經開始向請降一方傾斜,剩下的隻是需要些時間讓他接受現實罷了。

正如魯肅所想,在經曆了兩天兩夜不眠不休的考量之後,當第三日的朝陽衝破霧靄浮現在東方的藍天上時,孫策決定,向欒奕俯首稱臣。

漢津塵封多日的城門開啟了,孫策垂頭喪氣的率領一般手下出現在城門門洞之中,向欒奕緩緩走來。

欒奕將蓮花大錘棄在地上,摘下滿載鐵餅的束腰,翻身下馬,興致衝衝前行迎接。

在與孫策交彙的那一刻,他緊緊握著孫策的手,親切道:“二十三年了。沒想到二十三年後,你我兄弟再見,竟是這般場景。”

孫策不由想起欒奕所說的二十三年前的那次相遇。那時,欒奕已然名冠天下,他和張飛、關羽二人南下長沙,途中在逍遙津遇上了乘船遊江的自己和周瑜,當然還有大喬、小喬,還有父親、周伯父和嶽丈……

記憶中,那時的自己尚且年幼,總是喋喋不休的懇求欒奕講故事。對此,欒奕從來沒有露出哪怕一絲不耐煩的神情,為了給自己講故事,他忍受著暈船帶來的強烈不適,絞盡腦汁思索富有哲意的情節。

借此,對孩子們而言枯燥無味的遊船旅途變得快活生動起來。

想到這些,孫策禁不住眼圈一紅,視線中的欒奕變得模糊起來。任由欒奕牽著他走回聖母教中軍大帳。

教會文武與江東文武分左右落座後,欒奕與孫策麵對而立,恭恭敬敬及地一禮,“伯符,感謝你的深明大義。”

孫策哪裏想到欒奕會向他行禮,嚇了一跳,趕忙攙扶,“子奇……呃……齊王殿下羞煞我也,敗軍之將何幹受齊王如此大禮。”

“這是你應得的。”欒奕言真意切道:“正是你英明的決定,讓大漢免除了一場殃及數百萬人的大戰。就衝這,我也要代教區和江東的百姓謝謝你。”

此言一出,教會文武連連頷首。江東軍中,呂蒙雙眸一亮,魯肅撫著胡須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