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校場(1 / 2)

作為一家之主,孫策的決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整個家族的決議。他不反對欒奕與孫尚香的婚事,華容夫人(吳國太)自然也不會反對。

大婚就這樣走上了流程,納親(提親)、問名(問對方生辰八字)、納吉(定親)、鈉征(送彩禮),按部就班。接著是請期也就是告知孫家結婚日期,並征得對方同意。

最終……婚期定在聖元十六年四月初一。

這是欒奕這輩子的第四次大婚。第一次是在十七歲那年,迎娶蔡琰和貂蟬。他到現在還記得大婚那日的每個環節,記得靈帝忽然出現在他的府上嚷嚷著要為他證婚,還記得袁隗、袁紹、皇甫嵩……一張張逝去的麵龐,他甚至連細節都記得,院角那張桌子的桌布沒有鋪平整等等。那一日,他的整個精神處於高度集中,以至於看什麼都過目不忘,肌肉在緊張和激動之中頻繁戰栗。

第二次大婚娶得是昌平公主。對於這樁婚事欒奕已經記不得許多了,隻依稀記得婚禮當日十分豪華。具體哪裏豪華又說不出,隻是覺得婚禮既然是在皇宮裏舉行的自然少不了派頭。他唯一的記憶就是大婚當日他喝了許多的酒,醉酒的原因卻跟“洞房花燭”興奮毫不沾邊,而是源自於憂悶——這場婚事並非他的本意,是在利益集團有意脅迫下被強行推上婚禮的主角的。

至於第三次迎娶楊婉,記憶就更空乏其陳了。唯一留在腦海的,就是那一日娶了一個愛他,並且值得他愛的女人。

有過前三次婚姻,到了眼下的第四次,欒奕已經失去對大婚的熱忱,甚至還顯得有點懈怠。

他在婆姨的引導下,機械的完成著一道道複雜的程序。像個木偶一樣,走進孫家大寨,從孫策手裏接過了纏著新娘的綢帶。又踏著悠閑的步子,將新娘帶回了自己在秣陵的臨時宅院。

宅院裏的宴席,隨著新郎、新娘到來,規模龐大酒席開始了。數百名教會和江東舊臣大吃大喝起來,欒奕也在換過衣服之後前來敬酒。

如往常每一次大宴一樣,欒奕這次又喝多了,且因為新郎的身份,敬酒的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不過一個多時辰,欒奕便喝了個酩酊大醉,醉到竟然主動找酒喝。

他先跟張飛拚起了酒,你一碗我一碗,已經喝了不少酒的張飛就趴到牆根大吐特吐去了。

欒奕看到張飛吐,而且吐的那麼惡心,就也跟著吐。倆人一左一右,吐的滿牆都是。後邊跟著一班聞訊趕來伺候的文武,又是端茶又是倒水。典韋和關羽後將不省人事的張飛扛回了家。

欒奕把肚子裏的東西卸了個幹淨,難受勁兒緩解了不少,大手一揮,“爺們兒沒事,接著喝。”

由於眼下這場婚宴的特殊性——即是婚宴,又是戰事方休之後的慶功宴,原本身為娘家人不能參宴的孫策也被邀了來與大家一起痛飲。

欒奕從模糊的視線中找到孫策的身影,晃晃悠悠,悠悠晃晃的走到孫策身邊,“噗通”一聲坐到了孫策身邊。單手握著酒壇壇口,與孫策的酒盞對碰一下,“幹”,仰頭便喝。

這口酒喝完,後邊發生了什麼,欒奕就全不知道了。隱隱約約有個朦朧的概念,酒醉之後他跟孫策大談特談經略天下的計劃,趁鮮卑病先要他命,接下來就是高句麗、三韓,還有倭國。當然,還有匈奴……匈奴的左賢王去卑已經被嚴重漢話,不用打他就成了帝國的奴才。

接下來……西域二十四國。

說到這兒時,欒奕放出張狂的小聲,“這幫傻逼就是些狗屎,老子壓根看不見他們(俚語‘看不見’形容對方太過渺小,渺小到低於俯視的程度)。”說到這兒,欒奕從懷裏掏出他那副看了不下前邊的天下列國圖鋪在地上。又掰下盤中燒雞一左一右兩條腿,分別放在地圖上安息、羅馬兩國的領土上。隨後,又把雞腿握回手中,一支塞給了孫策,另一支則塞給曹操。“到時候,你們就是我的安息王和秦王,如何?”

記憶到此戛然而止,他記不得說完這句話後,孫策和曹操的反應。

酒宴從當天午時一直進行到啟明星落下山頭,欒奕最後被典韋和赫拉克勒斯架進了洞房。然後,不知是誰給他灌了整整一碗的食醋,又塞了半碗羊奶。

羊奶的膻氣味催動下,他又吐了。

翌日日上三竿時分,欒奕被一陣突如其來的兵刃交擊聲驚醒。他還道是有刺客行凶,亦或是江東情況出現巨變,隨即一個鯉魚打挺躍下木床,尋摸一圈卻發現自己的隨身佩劍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