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英名永存(2 / 2)

對於帝國活著的衛士而言,能獲得如此身前事、身後名,征戰時有誰會不賣命……莫說是那些普通衛士,就連在場的將軍都巴不得有一天為帝國捐軀,死後成為淩煙殿裏的一份子,讓曆代教皇和百姓頂禮膜拜,光宗耀祖!

結束了陣亡將士的安撫,秋收時間到了。帝國,又迎來一個豐年。

自去年開始占城稻,也就是肅米開始在並州普遍栽種,收獲頗豐。所以今歲,肅米的耕種範圍擴大到了整個江南。

為了避免頻繁栽種帶來的土地肥力不足問題,保險起見,欒奕隻讓揚州、交州和益州種了兩季,比最大收益少種一季,可是即便如此收割的肅米量仍然十分可觀。江南儼然展現出魚米之鄉氣勢。

有了江南肅米豐收做鋪墊,齊州、青州那點旱情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況且,在大運河構建出來的,四通八達的灌溉水係保障下,齊州、青州的旱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雖然出現了糧食減產的狀況,但並不嚴重。

麵對滿倉的糧食,全帝國的百姓都沉寂在幸福的喜悅之中。百姓幸福、安康,作為統治者的欒奕也跟著高興。

更讓他值得喜悅的是,自去歲皇宮一期改造完成,皇宮禦花園改成了公共園林無償對外開放以後,由後宮改建而成的帝國歌劇院和帝國蹴鞠場也於近日先後完工了。

為了讓天下百姓共同慶賀這一盛舉,欒奕讓《聖光報》將這則消息發布了出去,並預告世人帝國歌劇院將於下月初一上演迄今為止,華夏文明曆史上最壯麗的,由帝國智德皇後、禮部侍郎蔡昭姬作詞作曲的大曲——霓裳羽衣。屆時,身為帝國教皇的他將親自前往觀摩。

此消息一出,帝國的百姓們沸騰了。這一年來,洛陽城裏的人們閑暇時常到公園玩耍,但凡到了公園總能看到屹立於北麵,正處於建設中的兩座規模宏大的建築群落。

他們知道,靠南一點的那座建築便是未來的帝國歌劇院。這個劇院僅地基就有兩丈餘,歌劇院整體呈圓形,仰賴於鋼筋水泥結構支撐,足有二十三丈高。外圍有遮陰出廈,廈中圓形長廊,廊外的一百八十根三人才能環抱的圓形石柱以蓮花石台為基座,上麵雕刻著古樸而又栩栩如生的精美圖案。

歌劇院設有三處紅木大門,門楣上雕飾著纏綿交錯的百合花圖形。門是空心結構,在六根相互交錯的門骨支撐下嵌套著一層五彩斑斕的琉璃,白質的陽光穿過大門將歌劇院前廳籠罩在絢麗的色彩裏。

前廳的地上鋪著色彩豔麗的地磚,磚上有弧形和橢圓形構成的圖案,雖不知圖案蘊含的意思,但看起來既唯美又華麗,同時也體現出歌劇院的奢華。

穿過華麗的通道,跨過華麗的大門,便是歌劇院的觀劇大廳了。

大廳兩麵有窗,左右兩邊的窗戶足有十五層,疊起來近二十丈高,且窗戶皆由透明琉璃製作而成,引進來的陽光將占地十畝觀劇大廳照的通亮。從而保證在場六百處個坐席都能將舞台上的一舉一動看的清清楚楚。

觀劇大廳共有三層,一層占地麵積約十畝,設有六百處擁有可折疊坐墊的普通坐席,二樓麵積比一樓要小,乃是為帝國富貴階層準備的豪華座位,不但位子更加寬大舒適,且可兩人共用一張圓桌,一邊聽曲一邊享用美食。至於三樓則是劇院裏的包廂所在,包廂隻有十三個,中間一個不必多說,那是帝國九五之尊,教皇陛下的專座。以欒奕的專屬包廂比鄰,其餘十二個包廂一字排開。

這些包廂的歸屬權未來將以公開拍賣的出售給社會大眾,底價為五萬兩白銀,所有權有效期為一年。也就是說,出價至高者可隨時在他所購得的包廂內一邊聽曲,一邊享受與陛下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僅看帝國歌劇院的規模和奢華的裝潢就已經夠讓人心馳神往了,更何況這次上演的曲目乃是由帝國皇後、禮部侍郎——蔡大家親自作詞作曲,由帝國貴妃貂蟬自創舞蹈的,號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世盛曲的《霓裳羽衣》了。

更讓帝國百姓們值得期待的是,依據官方的說法,教皇陛下那天會親自到場,與民同樂。

百姓們還根據教皇在歌劇院專設個人包廂的舉動猜測,未來這種與民同樂不在少數,這隻是個開始。

“天呐!能與陛下同台聽曲,那是何等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