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七擒孟獲(二)(1 / 2)

欒奕打開食盒一瞧,裏邊既不是金也不是銀,而是染著紅色的麵疙瘩。說是麵餅吧,它是圓的,說它是窩窩吧!它是麵粉做的,且下麵沒眼。

“這是什麼?”郭嘉疑惑。

欒奕看著這圓疙瘩很是眼熟,隨即有所領悟,“這是饅頭?”

“咦?”從南疆歸來的信使頗為驚奇,“陛下怎知這是蠻頭?”

“呃……”欒奕一滯這才想到這年頭還沒饅頭。“我……我就是知道。”

“聖母保佑,陛下果然無所不知。”那信使還道是聖母先一步把消息告訴了欒奕。他隨後眼前饅頭的來曆說了出來。

原來,諸葛亮知道欒奕即將過壽,一直想給欒奕備份賀禮。可思來想去一直不知該送點什麼好。後來想到,欒奕一直關注南疆戰局,不如用一場勝利為欒奕賀壽,戰後再送幾枚蠻人的頭顱,也讓欒奕高興高興。

可是轉念一想,南疆距洛陽千裏之遙,等頭顱送到教皇宮,隻怕都得發黴、屍變了。所以,就想出了用麵團代替頭顱,向欒奕表達心意的辦法。而這些麵團因為代替的是蠻人的頭顱,所以諸葛亮給其冠名為“蠻頭”。

聽完這席話,欒奕連呼三個“好”字。“這賀禮好!好啊!我收下了。希望以後朝裏的文武能多送這種賀禮。這次南疆沒白打,且不提打了多少勝仗,就說這飲食……先是張機弄出個水餃,現在孔明又弄出個蠻頭,以後飯館又有新麵點了……有意思。”

言訖,他從食盒裏拿出兩個蠻頭,一個給郭嘉,一個給自己,隨後將麵團塞進嘴裏,大口咀嚼,在味蕾觸及白麵的那一刻,他忽然呆住,深邃的眸子變得柔軟起來,禁錮許久的淚腺忽然變得活躍了許多。淚水氤氳。

見欒奕方才還興致高漲,此時卻一臉的哀傷。郭嘉驚問:“陛下,怎麼了?可是哪裏不舒服?”

欒奕擺了擺手,“無事。我累了,你們先退下吧?”

“要不要請華神醫來?”

“我真沒事。你們退下吧,我想自己靜一會兒。”

郭嘉沒再多說什麼,領著信使,在黃門餘毐陪伴下走出殿門。望著緊閉的殿門,信使還道是蠻頭出了問題,心驚膽戰問:“陛下不會是生小人氣了吧!”

“你別害怕。沒有的事。”郭嘉安撫道。

“那陛下是怎麼了?”信使問。

郭嘉、餘毐同時搖頭,表示他們也不知道。欒奕態度驟變的原因隻有他自己知道——在吃到蠻頭的那一刻,他想家了。

……

話說帝國大軍將孟獲生擒活捉,將之押入中軍大帳。此時的孟獲已是英姿不再,嵌寶紫金冠也沒了,瓔珞紅錦袍焦了,腰上碾玉獅子帶七零八落,腳上的鷹嘴抹綠靴隻剩了一支。看到他一臉頹唐的樣子,諸葛亮笑著問:“區區蠻部也敢與我帝國對抗,不自量力。蠻王,你可服了?”

“老子不服。”孟獲扯著嗓子大喊大叫,“你們倚靠勤淫異巧取勝,算不得真本領。有本事咱們戰場上真刀真槍廝殺,那才是真漢子。如果你們還能取勝,老子才肯屈服。”

“哦?”諸葛亮知道,孟獲所說的勤淫異巧指的是火藥。“如果我們不用火藥,仍能勝你,你可願歸順帝國?”

“那是自然。”

“君子一言……”

“駟馬難追。”

“好!來人,鬆綁。”諸葛亮揮動兩下羽扇,對孟獲道:“來日大戰我定再擒汝。”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孟獲氣呼呼出賬而走。

目送孟獲離去的背影,諸葛亮對眾將道:“此人雖然粗鄙,卻也有些謀略。我料他此番離去,以為我軍初勝,會心生懈怠,所以必將召集人馬連夜前來襲營。再此之前,我等需有所布置。”

正如諸葛亮所料,孟獲離開帝國大營不久,剛到瀘水河畔,便與前來尋他的蠻將忙牙長不期而遇。他將數股蠻兵聚攏在一處,約合三萬餘人,紮起營寨商議軍機要事。

議事之前,忙牙長問孟獲是如何從敵營中逃出來的。

孟獲神色一凝,為維護顏麵並沒有說出實情,而是扯謊道:乃是他趁夜色搶了監軍的兵刃,斬殺十數名敵兵,搶奪戰馬殺出來的。他接著對滿帳蠻將道:“今日我被中原人擒入寨中,見其帳下兵馬圍坐在營盤中吃酒喝肉甚是悠閑。由此可見,中原人自侵入我南疆以後,連勝兩陣生了傲慢之心。正所謂心生傲慢必懈怠,他們的防務定有疏鬆。我輩可借此機會,連夜出擊,擊敗中原人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