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在回到安息之後,便開始仿照很多漢人學者的模樣,將他出使東方的見聞用楔形文字記錄了下來,又從西域商人那裏訂購了一大批宣紙,隨後仿照漢人的活字印刷術製作楔形字母,將他所記錄的文字印刷成冊,對外公開銷售。
這部名為《東洲列國記》的書籍不但記載了安息以東包括大宛、烏孫、龜茲等西域國家的風土人情,還著重記述了莫倫在大漢境內的見聞、漢民族的風俗、大漢豐沛的產物……當然還有大漢皇宮裏那場,安息第一勇士對戰大漢神將欒奕的對決。林林總總,密密麻麻排了四百多頁。
於是,作為安息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書籍,同時也是字符最多的著作,《東洲列國記》立刻受到安息國人的青睞,其影響力甚至一度蔓延到了羅馬帝國境內,引起羅馬貴族的好奇心。
其實在此之前,漢武帝時期羅馬曾經向當時的大漢派出過使節團隊。隻不過那時的羅馬使節,與其說是出使,不如說是潛入大漢打探情報。抵達大漢之後,他們並沒有去洛陽拜會漢武大帝,而扮成了雜耍團隊,四下偵查大漢的軍事情報。在做出簡單的評估之後,他們立刻發現,漢文明出奇的強大,城池之高大,兵甲之鋒利,人口之多超乎他們的想象,以羅馬現在的實力,若是開戰,必是落敗的一方。
得到這番判斷之後,這批羅馬使團就這麼灰溜溜的走了,甚至連洛陽的城門都沒有進。
時隔數百年,羅馬再次得到盤踞於東方那個富饒帝國的消息,羅馬人不由興奮起來。大漢——這個被羅馬和希臘人稱之為賽裏斯的國度,是他們心目中的絲綢之鄉。幾百年來,他們巧手編製的絲綢讓羅馬貴族趨之若鶩,近幾年貿易而來的琉璃亦是深受追捧。在羅馬人眼裏,賽裏斯既美好,又神秘。他們萬分渴望了解這個國家的方方麵麵,經濟、民族、民俗……當然還有軍力。
這些內容,雖然在莫倫撰寫的《東洲列國誌》中都有記載,但是羅馬人並不覺得愚蠢的安息人能真正客觀、公正的品評一切,所以羅馬元老院建議當時的羅馬首席執政官康茂德派遣使節出使大漢。
然而,生性放縱荒淫的康茂德並沒有理睬元老們的建議,直到他的情婦將其鳩殺,羅馬渡過長達十八年的動蕩,新執政官塞維魯登基後才舊事重提。
顯然,塞維魯對遠在東方的神奇國度——賽裏斯也頗感興趣,為了表現自己對這次出訪的重視,他特地任命自己的親信馬克西明出任使團團長,並令禁衛軍將軍佩特羅尼烏斯挑選四百精兵從旁護衛。
羅馬國內的貴族、商人聽說執政官要派遣使節出使賽裏斯,紛紛組織商隊與之同行。於是乎,馬克西明的使節團就發展成了超過千人的巨大規模。
一行千人浩浩蕩蕩踏上了東行之路,他們闖過了塞琉古野蠻人的劫掠,避開了安息人的圍追堵截,穿過大月氏,挨過了大漠刺骨的寒風,曆經十九個月艱苦卓卓的長途跋涉後終於抵達了龜茲。
龜茲直神聖華夏帝國的官路上,羅馬使團中一名流著胡須的俊朗中年男子將自己裹在厚厚的袍子裏。他就是此行羅馬使團的團長馬克西明。“將軍,還有多久才能到賽裏斯?”
距馬克西明不遠處,羅馬禁衛軍統領佩特洛尼烏斯從懷裏取出地圖大體估量了一下,道:“大人,照眼下看來,再走差不多一個月就能抵達賽裏斯的……清涼行省。”
“清涼行省?”重複佩特洛尼烏斯話的人叫身戊。作為一名長期往返於華夏與安息的中專貿易商人,身戊不但會說一口流利的華語,還通曉安息話,所以馬克西明便出資雇傭他充當使團的向導。而身戊恰好準備到羅馬人口中的賽裏斯走商,他見羅馬人軍容齊整,加入羅馬人的隊伍等於白得一支雇傭兵護衛,便毫不猶豫的應了下來。
他糾正佩特洛尼烏斯道:“那不叫清涼行省,是涼州。除此之外,老爺,你這張地圖是什麼時候的?”
羅馬使團的隨軍翻譯,隨即將身戊說的安息話翻譯成羅馬語轉述給了佩特洛尼烏斯。
“這張圖?”佩特洛尼烏斯道:“乃是三百年前我國使節訪問賽裏斯期間繪製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