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詩人汪國真和他的“閨蜜”兒3(1 / 1)

詩人的兒子不一定要寫詩,鼓勵兒子“去建一座美麗的城市”

有一天,汪黃任放學回家對汪國真說:“老爸,我現在才知道你這麼牛啊!我們老師都喜歡你的詩。我太崇拜你了,以後我就跟著你混了!”

汪國真仔細一問才知道,兒子的班主任看到他的家長欄裏寫著“汪國真”三個字,就好奇地問他:“汪黃任,你爸是做什麼工作的?”汪黃任不知老師問話的用意,調皮地說:“他就是擺攤的!”班主任接著問:“那你爸寫不寫詩?”汪黃任點頭說:“有時也寫兩首。”確認汪國真的身份後,老師就對汪黃任說:“你有個大詩人爸爸,我們都很喜歡他的詩,有空請他給我們講講課!”汪黃任這才知道,在他眼裏哥們兒似的老爸原來這麼牛。

聽了兒子的誇讚,汪國真趁熱打鐵向兒子講起了自己的“勵誌史”:上中學前,汪國真的誌向是做一名科學家。初中畢業後,他卻到北京儀器廠當了一名銑工。那時他最怕的就是“三班倒”,每次夜班他都忍不住打瞌睡。在工廠有被推薦為工農兵大學生的機會,可汪國真的家庭出身不好,他深感自己這輩子上大學無望,那時他最大的誌向就是混個八級工。沒想到1977年恢複高考,他連考了兩年,才考入暨南大學中文係。大學期間,《中國青年報》選載了他發表在校刊上的一首詩,給了他2元錢稿費。從此,他發奮寫詩,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老爸的奮鬥史對汪黃任不無啟發:人生沒有坦途,隻有奮鬥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受老爸的熏陶,汪黃任喜歡上了寫作。小學時,他的作文經常被老師當範文在課堂上念,這讓他很自豪。上中學後,汪黃任在中學課本裏讀到了爸爸的詩,更加崇拜爸爸了。因為崇拜,汪黃任成了爸爸的小尾巴。汪國真的朋友打趣他們:“你們倆不像父子,更像‘閨蜜’!”汪國真哈哈大笑說:“我就喜歡和兒子這樣相處的感覺。”

汪黃任帶著對文學的興趣進入高中,仍熱衷於讀書寫作。到了高二關鍵時期,汪國真接到班主任的投訴,說汪黃任這段時間成績不太穩定,不知他私下裏在做些什麼,請家長配合做一下孩子的思想工作。那段時間汪國真比較忙,與兒子談心的機會少了,於是,他抽了個時間專門和兒子談了次話。

麵對老爸的詢問,汪黃任承認自己在創作一部小說,花費時間較多,可能耽擱了學習。汪國真沒有責怪兒子,而是與兒子分析道:“讀大學對年輕人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成才途徑,現在你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努力考一所理想的大學。文學夢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可以去追逐,人生有大目標,也有近期目標,做事要分清輕重緩急。寫小說的事情可以緩一緩,經過時間的沉澱,以後你的構思可能會更成熟。”老爸的分析鞭辟入裏,汪黃任忙點頭稱是。此後,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學習上,成績很快提了上來。

汪黃任參加高考時,親友們以為汪黃任會選一個與文學有關的專業,他卻選擇了鄭州一所大學的市場經濟專業,這個選擇讓關心他的人不太理解。汪國真卻鄭重地對兒子說:“你的人生道路是你自己選擇的,隻要你無怨無悔,詩人的兒子不一定也要寫詩!”

在兒子到大學報到前夕,汪國真幫兒子打點行李。汪黃任開玩笑說:“老爸,你寫了那麼多的詩,也為我寫一首唄,讓我帶著你的詩開啟新的人生!”汪國真答應了兒子。很快,汪黃任的電子郵箱裏收到了爸爸寫給他的詩:過去已成為曆史/重要的是如何去寫未來的日子/逝去了的會是一種暗示/它會影響卻不能決定/你怎樣寫就明天的故事/生活不會是迎風招展的花枝/你將曆盡艱辛/才能拿到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去建一座美麗的城市/證明自己是最富有創意的設計師……看完詩,汪黃任才真正理解了爸爸對他的殷殷期盼。

對於兒子的未來,汪國真說:“作為父親,我隻是希望兒子不要甘於平庸,至於能做到什麼程度,他沒有必要太勉強自己,隻要誌向和愛好結合起來就很好,重要的是過程,不是結果。”

然而2015年4月26日,汪國真去世。汪黃任回憶道:“從父親確認病情到現在,他的身影變得可望不可及。他穿著平整的西服,梳理著一絲不苟的發式,戴著一架金絲眼鏡衝著我笑。想起這些,我很平靜。我是真的覺得,他隻是站在遠方,留給我一個背影,從來沒有離開。”

與父親一起在寫作上切磋砥礪,是汪黃任生活中最閃亮的記憶,他清楚地記得父親曾經說過,他創作的靈感來源於真實生活,不變的是追求,不改的是樂觀。“不是我任歲月蹉跎,而是無人讓我心折。”父親積極達觀的人生態度、昂揚灑脫的生活態度,激勵著汪黃任不斷前行。

文/阿兜;責編/方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