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靈寶(1 / 2)

我叫喬一毛,是一個采鳳人。

所謂采鳳,也就是一門手藝。

常言說人分三六九等,業分五行三家。五行三家共計八門,總稱外八門,是三百六十五行之外所有行業的統稱。

采鳳人,就是其中一種。

其實采鳳人采的不是鳳,是靈寶,是寶貝。有道是鳳凰不落無寶之地,天長日久,采寶也就成了采鳳。

采鳳人遍行世間,在荒山野嶺,廟宇祠堂間,尋天下無主的寶貝。總之是將靈寶提出,賣給有識之人,借以糊口的營生。

采鳳這是黃河以北的說法,過了黃河,與采鳳最為接近的,就是憋寶師。

常言說南憋寶,北采鳳,二者之間多少有些遠親,不過兩門手藝千年傳承下來,無論底蘊還是行事方法,都有著千差萬別。

——

盛夏流火,彎月如鉤,這晚平靜的,竟然連一絲的風都沒有。

阿爺在前,我在後,兩個人擠在一處草窠裏,一動不敢動。我就覺得渾身燥熱,汗水淌得就跟開了閘的水管子一樣。

我小心翼翼地抹了一把浸在眼角的汗,壓著嗓子輕聲問道,”爺,這回有譜沒譜,你說的麒麟胎不會是個空心桃兒吧。”

采鳳人在采鳳的時候多有忌諱,靈寶不能叫靈寶,行話叫“桃兒”,采鳳就是“采桃兒”。踩錯了盤子,沒看準的叫空心桃兒。看準了的,確有靈寶的叫實心桃兒。

以阿爺這雙賊眼,極少有看錯的時候,他說這廟前的石麒麟已經生了麒麟胎,十有八九就有這麼回事兒。

可是現在,眼見著我們已經幹等了半夜,一點動靜都沒有,我不禁開始懷疑起來。

阿爺的一雙賊眼,即使是在黑暗之中,也不時閃爍出精銳的光,“不能,我踩了半月盤子了,早已經探得一清二楚,這廟是昔日雍正爺駕前撫遠將軍嶽鍾麒的生祠(生前就立好的祠堂廟宇),以前還有供奉,直到十年動蕩的時候,革命小將們在這裏破四舊,砸了廟宇,結果出了人命,這地方才廢了的。”

我聽了一愣一愣的,“還有這種事,那這地方可夠邪性的,看來還真有這麼回事。”

說到這裏,我腦子裏忽然閃過一個念頭,“哎,不對啊阿爺,雍正爺到現在,也不過才小三百年,這麼短的時間,不足以形成靈寶啊。”

阿爺緩緩地搖了搖頭,“沒有個千八百年,哪兒就那麼容易出靈寶啊。我看這對兒石麒麟,不像是專門守門的,十有八九是從什麼廟裏拆來的,當時就已經有了靈性底蘊,所以才被用在這裏鎮守門庭。我查過,當時主持修這座生祠的叫賈士芳,是當時有名的術士,估計他也是看中了這一點。”

阿爺一句接一句的,說的絲絲入扣,好想親眼見過一樣。我佩服地忘了他一眼,薑還是老的辣,這老東西幾十年的江湖經驗,真不是我一個毛頭小子能比的。

我正想著再從他嘴裏掏點什麼出來的時候,就見阿爺忽然伏了伏身子,將手按在我的身上,連同我也被壓了下來。

我一驚,當即就知道,一定是出了什麼狀況,於是用低得幾乎連我都快聽不到的聲音問道,”爺,怎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