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完丹訣飛舉跨神龍 披畫冊沉淪憫雌鳳(1 / 3)

第十一回 完丹訣飛舉跨神龍 披畫冊沉淪憫雌鳳

話說探春、湘雲同至稻香村來尋李紈,二人各有要說的話。

探春為的是賈蘭的親事。

此時,一班朝貴,見賈蘭少年新貴,又是如此門第,那些愛女待字的,都搶著要想結親。其中有兩家最闊的:一家是王相國的孫女。那王相國久居樞府,從前做司道的時候,卻是由榮國公一手提拔出來的。又做過工部堂官,與賈政也甚相得,知賈蘭未娶,忙托人來賈府提親。賈政不便推卻,隻說蘭兒是個孤孫,這件事要聽憑他母親決定的。那一家是虞尚書,有三個女兒。大姑娘早已嫁了,還有兩個庶出的姑娘,都很有才貌,聽賈府選擇一個。賈政與他並無深交,也隻含糊答覆。

那天,王夫人和探春說起,叫他和李紈仔細商量。當下見著李紈,便將兩家親事都說了。又道:“太太因為二哥哥的親事自己沒敢出主意,全聽老太太的,想不到弄成如此結果;這回叫你仔細斟酌,背地裏還要問問蘭兒,看他是什麼意思?”

李紈道:“蘭兒的意思不知怎麼樣,我心裏可不想做什麼闊親。若娶了一個闊姑娘,什麼事都不會做,我倒要服侍他去。那不是娶媳婦,倒是娶婆婆啦!”探春道:“這兩家據我看還是王家,他家裏雖闊,家風還好。那虞家就難說了,兩個小的沒聽說起,他那個大姑娘也嫁了一個進士,外間都說他是胭脂虎。我知道的不能不說給你,你再打聽罷。”李紈道:“這也不是幾句話的事,我問了蘭兒,再回太太去。”

湘雲道:“這該我說啦,我是找社主來的。大嫂子隻顧做老太太,把詩社的事都擱下了。咱們社裏舊規矩,每月舉行兩次,擬定日期,風雨無阻。後來就漸漸鬆解了,那回顰兒主持的桃花社,就沒有開成。如今重新興起,也隻賞了一回杏花。接著就是太太和璉二爺的生日,又是蘭哥兒中了,蕙哥兒洗三,大家都忙著,沒人提倡。剛才我們走過荇葉渚,見那荷葉都大了,眼看就要開荷花,想訛你一個小小東道,大家賞荷做詩。你向來不請人的,如今做了老太太,這不該請請客麼?”

李紈道:“這點小事,我還供給得起。請你們二位做提調,該多少錢,我拿出來就是了。”探春道:“我還替你想了:咱們不必勞動大廚房,一則那邊開銷大,二則家裏許多人,請這個不請那個也不好。等荷花開了,隻叫柳嫂子預備一桌可吃的,再開一壇酒,單約作詩的幾個人。就是琴妹妹來京,搭上寶姐姐,也不過七八個人。又省錢,又有趣,你說好不好?”

李紈道:“省錢是小事,人太多了,倒減了清興,這個主意很好。咱們訂那一天呢?”

湘雲道:“若等荷花開了,總還得半個月,說不定要二十多天,不太晚麼?”探春道:“借著賞荷是個題目,日子到那時候再定罷。”又閑談了一會,探春、湘雲還要去看寶釵,便同去了,按下不表。

且說寶玉、湘蓮在大荒山修道,自上次丹爐坍壞,深自悔艾,重下一番治心的工夫。俟心功堅定,然後將渺渺真人所授內丹真訣,從頭煉起。真是刻苦潛修,言笑不苟,轉瞬間又滿了百日。此時,茫茫大士雲遊去了,渺渺真人因要指導他們,不曾同去。

一日,寶玉和湘蓮出山采藥,見日影偏西,連忙往山洞走回。一路都是奇鬆怪石,也無心玩賞。走到半路,那前山上掛的夕陽漸漸收沒,暝煙四起,已近黃昏。剛越過一層山峰,忽見一巨蛇從高鬆蜿蜒而下,垂首至地,望不見尾;遍身赤色,似有鱗甲閃動;那兩隻眼睛炯炯有光,直向自己身上射來。回身欲避,又沒有岔路可走。湘蓮急了,便要拔出他的鴛鴦劍。

寶玉連忙攔住,說道:“我們修道的人,不可動一點機心。我看此蛇未必是害人的,就是毒蛇,也未必害到你我。我們各憑道力坦然行去,看他如何?”二人行至樹前,那蛇卻掉頭去遠,並不相犯。又走了半裏,經過一片鬆林,望著林裏黑沉沉的,似有無數怪物。湘蓮笑道:“這裏不要再出什麼故事!”

一言未了,腥風突起,一隻文身白額的巨虎,從鬆林下直攛出來,相距隻有一丈多遠。二人又嚇了一跳!湘蓮縮身欲退,寶玉笑道:“怕什麼的,我倒要看看這老虎是怎麼長相?”拉著湘蓮直向鬆林中走去。那虎見了人,倒低頭垂尾,向身旁一擦過去,走得甚快,轉瞬間已看不見了。寶玉笑對湘蓮道:“我的定力如何?”湘蓮笑道:“這也算不得什麼,俗語說的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就是這個道理。”寶玉道:“說起來也容易,頭一件要看得真,第二件要割的出去。隻把這身子看得不是我的,還有什麼可怕的呢?”二人慢慢行來,已回至青埂峰石洞,進了石室,參見師父。

渺渺真人正端坐木榻上翻閱道書,對寶玉、湘蓮微笑道:“你二人受驚了!”寶玉天分聰明,便悟到是師父借此幻相點醒自己,忙即跪拜,謝師父指引。湘蓮也隨同拜謝。渺渺真人大笑道:“嗬嗬!眇兮冥兮,何蛇之靈兮;恍兮忽兮,何虎之突兮。蛇虎匪紛,臨之以天,君湛然以定,何懾何競?”寶玉、湘蓮聽了,字字領悟。渺渺真人又對湘蓮道:“以雲入道,汝在彼先;以雲定慧,彼在汝前。惟慧不惑,惟定乃堅,何有於萬有?惟曰太玄。”又瞅著寶玉道:“爾慧爾定,能外爾軀,入火不熱,入水不濡。”寶玉即時大悟,同湘蓮回至自己住室。

湘蓮道:“寶兄弟,今兒虧你提著,不然又要受師父責罰了!”寶玉笑道:“我有什麼定慧,不過比你悟性強點。咱們內丹已成,元神不散,這軀殼早晚是不要的,何妨就送給毒蛇猛獸?他們果然把我吃了,就算替我幫了忙啦!你這點沒有看透,剛才嚇得那個樣兒,豈不可笑!”湘蓮想了一想,也不禁自笑。

過了幾天,采藥齊了,便重新安設爐鼎。將采來各藥,或作元黃,或作鉛汞,仔細勻配一番,封泥煉火,位置如法。又去告明師父,即日堅坐守丹。渺渺真人取了一丸丹藥,授與湘寶二人,說道:“此丹塗在眼上,百鬼走避,可為爾等守爐之助。”二人領了下來。

自那日起,即在爐前坐定,晝夜堅守。這回卻與前次不同,內魔既除,外魔自遠。三日後,便現出五色火苗,十四日後已煉成一半青色。漸漸的坎離調合,爐火真純。渺渺真人看過幾次,深為欣慰。到了三十日外,那丹鼎上便有一片紅雲護著,又見青禽丹鳳來往飛翔。

渺渺真人知真丹已成,到了圓滿之日,便來幫著他們啟爐取丹。煉成的共有九種:第一種就是丹華,餘者還有神符丹、神丹、還丹、餌丹、煉丹、柔丹、伏丹、寒丹。任服一種,即可成仙。若九丹全服,升天入地、遊戲人間,一切皆可任意。

其中更有無窮妙用,後來那些尋夢香、換顏丹,也是由此而化。

從此,寶玉、湘蓮便脫離凡骨,證為真仙了。渺渺真人知他們大道已成,遊行無礙,也時常挈帶寶玉、湘蓮至十洲三島遊覽。

那天,正在瀛洲島上散步,見海山一碧,晴日流金,頓覺神怡心曠。忽然半空裏掉下一條白龍,橫臥道上,不知有多少尋丈。真人騎在龍背,招手相喚。寶玉、湘蓮也趕忙騎上。一霎間,那白龍鱗爪飛動,騰空而起,耳邊但聽得一片風聲,已直升在煙霄之上,宛然就像騰雲架霧似的。低頭下看,惟見大地荒荒,那青埂峰隻似青煙一點。初時,龍身甚穩,上到半空,飛騰更快,有時昂頭搖尾,騎在背上,不免轉側顛簸,眼看就要摔下。寶玉持定心神,不畏不怖,卻也並無危險。湘蓮道力稍次,暗自驚心。幸虧經過寶玉指點,也還支持得祝中間過了幾重高城,見一座仙山青翠奪目,山上許多奇樹,五光十色:有的似明珠,有的似璿玉,有的似青瑤水碧,也不知是花是葉。渺渺真人逐一指給他們看,說道:“此是增城,此是昆侖。”又過一處,有三重圜水,那水都是黃金顏色,中間有宮殿閶闔。真人指道:“此是疏圃。”再上去便是涼風山,山上玉樹皓如冰雪,覺得天風冷冷,其寒透骨。又上去許多丈,便是懸圃,也有許多宮殿式的房子。渺渺真人稍戒寶玉、湘蓮道:“此地去天已近,你們切要警惕,一涉塵念,龍背上便坐不穩,即時墮落了!”寶玉、湘蓮目眩神驚,連忙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