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機試劑由於種類繁多、結構複雜、用途廣泛,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標準。常用的是按用途和反應機構兩種分類法。
按用途分類時有機試劑可分為2類:(1)分析試劑,是直接用於無機離子或化合物分析測定的試劑,即通常的有機試劑,諸如有機沉澱劑、共沉澱劑、萃取劑、顯色劑、金屬指示劑、絡合劑、基準物質和在容量分析中配製操作溶液的有機試劑等;(2)輔助試劑,包括用於溶解和萃取的有機溶劑、用於調節溶液pH值的緩衝劑,另外還有掩蔽劑、氧化-還原劑、凝聚劑、保護膠體和層析劑等。
按反應機構分類時,依據有機試劑與無機離子或化合物的反應類型不同,可以分為4類:(1)形成正鹽的試劑,包括有機酸、酸性化合物和有機堿,都能與無機離子形成電價結合的鹽,其中羧酸、胂酸、膦酸、酸性硝基化合物(如2,4,6-三硝基苯酚)常用作陽離子沉澱劑。有機堿則用作陰離子沉澱劑;(2)中性絡合劑,在反應過程中能與金屬離子或化合物形成絡合物,通常都是含氮雜環化合物和有機胺。此外還有中性磷酸酯,如磷酸三丁酯(TBP);(3)形成螯合鹽的試劑,如8-羥基喹啉;(4)其它類型有機試劑。
3.生化試劑主要有4類分類方法。
(1)按生物體組織中所含有的或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來分類。包括蛋白質、多肽、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核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酶、輔酶、糖類、脂類及其衍生物、甾類和激素、生物堿、維生素、膽酸鹽、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和卟啉類及其衍生物等。
(2)按在生物學研究中的用途和新技術的發展來分類。可分為電泳試劑、色譜試劑、離心分離試劑、免疫試劑、標記試劑、組織化學試劑、分子重組試劑、誘變劑和致癌物質、殺蟲劑、培養基、緩衝劑、電鏡試劑、蛋白質和核酸的沉澱劑、縮合劑、超濾膜、臨床診斷試劑、抗氧化劑、染色劑、防黴劑、去垢劑和表麵活性劑、生化標準品試劑和分離材料等。
(3)按生物體的物質特性作為研究生物體的工具來分類。如外源凝集素、血液分級部分、抗菌素、代謝和酶抑製劑、環磷酸化合物、免疫試劑和組織培養試劑等。
(4)根據生物學中比較活躍領域中的一些新穎技術方法使用的試劑而分類,如親和層析材料、發色基團酶底物、培養基、固定化酶、組蛋白等。
五、化學物質的多維分類
關於化學物質的分類,目前正隨著化學的發展而不斷進行新的嚐試。近十年來,我國著名化學家、北京大學徐光憲教授正致力於探索一種新的化學物質分類法,即分子分類法或“多維分類”法。1982年,在中日美三國金屬有機化學討論會上,他提出了分子的(n×cπ)四維分類法及有關的七條結構規則。在新的分類法中,他提出了分子片的概念。分子片是處於原子和分子之間的一個中間層次的概念。例如無機化合物中的硫酸根(SO42-)、碳酸根(CO32-)等和有機化合物的官能團,都可視為分子片。每個分子片都由中心原子和配位體所組成。應用這種分子的分類方法,可以把數以百萬計的各種有機的和無機的分子看作是各由若幹分子片所組成。按照(n×cπ)四維分類法把所有的分子分成4大類型,即單片分子、雙片分子、多片分子(含鏈式、環式、多環式和原子簇化合物)和複合分子(可看作是由鏈、環、簇的的各種組合而成的複雜原子)等4大類型。組成這些分子的分子片又可以按它的價電子數的多少分為25類。對同一類分子片,還可以按其中心原子所屬的周期不同進一步分類。這樣,使用分子片的概念並運用四維分類法與結構規則,就可以把所有的分子進行分類。同時還可以由分子式去估算分子的結構類型,預見新的原子簇化合物和金屬有機化合物,並探討它們的反應性能等。
總的化學物質分類體係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