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群(1 / 1)

概念群

概念群是指以某一基本概念為核心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具有內在結構的概念係統。

首先,概念群不同於庫恩的“範式”。概念群隻是反映某一學科概況的基本概念及其它重要概念的集體;而範式則具有更複雜得多的內涵,不僅與基本概念、研究方法與條件有關,還包含心理學因素和社會學因素。其次,也不能把概念群與科學理論混為一談。某一科學理論是由科學概念及其相互關係所構成的相對封閉的靜態結構;而一個特定時期的科學概念群是同時期各種科學理論(屬於同一學科)所含有的基本概念及其它重要概念的有機的、動態的集合。最後,概念群並不能與G·格汀的“概念框架”劃等號,因為概念群比“概念框架”的內涵更加豐富。概念框架是指那些最根本的概念的結構,概念群不僅包容概念框架,並且容納了由概念框架的擴展與綜合所派生的眾多亞概念群體。

一、概念群與主導概念

科學概念群的形成不是指一個又一個孤立的個體概念的突現,而是指一係列相關的概念的相繼湧現。這些概念處於同一個概念框架中。概念群中的個體概念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並且相互支持。

在每一個概念群中都有一個核心概念發揮主導作用。這個概念叫做主導概念。主導概念製約著其它概念的提出。圍繞不同的主導概念會形成不同的概念群。主導概念的變革和發展可以促使相應的學科達到一個嶄新的境界。

二、概念群的相對穩定性

概念群一旦形成就有某種穩定性。這種穩定性是該學科理論體係相對穩定的根據。一個概念群不會因為它不能同少數經驗事實相協調就被拋棄。概念群的形成直接或間接地決定了科學家的選題,影響著他們的思維方式,以致於當一種新現象孕育著新概念時,不少科學家還在固守原有概念群的傳統,試圖把新現象和舊概念調合起來。

然而,概念群隻是相對穩定的。概念群不斷地被個體概念所充實並在發展到一定時期時就會發生某種質變,產生新的概念群。

三、概念群的結構層次性

概念群發展到一定時期,還會分化,形成亞級概念群、次級概念群等。概念群的分化是分支學科出現的前提。另一方麵,亞概念群之間、相鄰學科的概念群之間的交融會促使交叉學科的產生。科學的曆史表明,不曾有一個概念絕對準確地被規定過,也沒有一個概念群會永久占據科學的殿堂。科學中革命性飛躍的內因之一是概念群的變革所致。當然,概念群運動發展的表現形式是豐富多樣的。

這裏對化學概念將進行較為係統的考察。總的看,化學概念的發展大致上經曆了四個階段。與此相應,在化學史發展中也就形成了四組異質的化學概念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