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領導演講的藝術領導演講的藝術(4)(1 / 3)

3.舉例示範

教師節慰問詞

尊敬的全體教職工及離退休教師:

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日子裏,伴著2010年高考和學業水平考試雙豐收的喜悅,我們迎來了第26個教師節。值此,我們把最衷心的祝福與誠摯的問候獻給您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的全體教職工以及把一生最寶貴的年華獻給了人民的教育事業的離退休教師,祝您節日愉快,生活幸福!

一年年鬥轉星移,一載載桃李芬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在平凡的生活中,您總是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知識和青春,用愛的陽光和智慧的甘霖,讓學子從混沌中領悟清醇,從清醇中體味成熟,從成熟中升華成功;是您拚搏的汗水,造就了如今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校園;是您無私的奉獻,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自強不息、不斷進取的三中學子;是您的精誠團結,銳意進取,保持了我校持續發展的穩定局麵。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擔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聖使命。我們將認真貫徹“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進一步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加強師德師風師能建設,切實關心教職工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不斷提高廣大教職員工的福利,真正形成“團結關愛,奮發向上”的和諧校園環境,為把我校建設成為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示範性普通高中而努力。

一紙薄箋無以承載我們深深的祝福,千言盛讚無法述盡我們濃濃的敬意,再次向您致以節日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祝您節日愉快,身體健康,合家幸福,萬事如意!

沅江市第三中學黨總支

沅江市第三中學基層工會

二O一O年九月十日

4.例文評點

這篇慰問詞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回顧往年,對過去的成績進行了充分的肯定;後半部分充滿希望,對未來的工作積極鼓勵。整篇演講文字簡潔,內容充實,具有較強的感召力。

八、就職演講

就職演講是新當選的政府首腦、地方或部門領導人或應聘幹部等,在走馬上任前發表的施政演說。就職演講旨在表明自己的施政綱領、工作態度和奮鬥目標,通過演講,有利於展示自己良好的工作形象,促使以後工作盡職盡責,恪盡職守,也能給人們以希望和力量。

1.致辭方式

就職演講一般包括四個部分:

(1)稱呼:演講時對聽眾的稱呼,一般運用全稱。因為麵對的聽眾是群體,表達要親切得體。

(2)開頭:寫明就職者的心情,對選民、代表、群眾的謝意,要簡短親切。

(3)主體:寫明施政綱領、措施、近期所要做的幾項重要工作,所要達到的效果、目的等,要具體充實。

(4)結尾:表示決心,展望未來,鼓舞鬥誌,一般以表示謝意的話語作結。

2.表達技巧

就職演講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要抓住主要問題,切中時弊,要言不煩,簡明有力。演講者言談舉止要莊重、誠懇,向聽眾表達自己為國盡力、為民造福、為事業興盛而盡職的態度、決心和毅力時要充滿自信,堅定明快;闡述施政目標、措施時要實事求是,實實在在。就職演講最忌諱的是耍官腔、裝腔作勢、借勢嚇人。

3.舉例示範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的演說

(1917年1月9日)

蔡元培

五年前,嚴幾道先生為本校校長時,餘方服務教育部,開學日曾有所貢獻於同校。諸君多自預科畢業而來,想必聞知。士別三日,刮目相見,況時閱數載,諸君較昔當必為長足之進步矣。予今長斯校,請更以三事為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諸君來此求學,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與否,必先知大學之性質。今人肄業專門學校,學成任事,此固勢所必然。而在大學則不然,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敗,以求學於此者,皆有做官發財思想,故畢業預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蓋以法科為幹祿之終南捷徑也。因做官心熱,對於教員,則不問其學問之淺深,惟問其官階之大小。官階大者,特別受歡迎,蓋為將來畢業有人提攜也。現在我國精於政法者,多入政界,專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請教員,不得不聘請兼職之人,亦屬不得已之舉。究之外人指摘不當否,姑不具論。然弭謗莫如自修,人譏我腐敗,而我不腐敗,問心無愧,於我何懼?果欲其做官發財之目的,則北京不少專門學校,入法科者盡可肄業法律學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業學校,又何必來此大學?所以諸君須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入法科者,非為做官;入商科者,非為致富。宗旨既定,自趨正軌。諸君肄業於此,或三年,或四年,時間不為不多,苟能愛惜分陰,孜孜求學,則其造詣,容有底止。若徒誌在做官發財,宗旨既乖,趨向自異。平時則放蕩冶遊,考試則熟讀講義,不問學問之有無,惟爭分數之多寡;試驗既終,書籍束之高閣,毫不過問,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責,文憑到手,即可借此活動於社會,豈非與求學初衷大相背馳乎?光陰虛度,學問毫無,是自誤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敗。即在今日,吾人對於當軸多不滿意,亦以其道德淪喪。今諸君苟不於此時植其基,勤其學,則將來萬一因生計所迫,出而仕事,擔任講席,則必貽誤學生;置身政界,則必貽誤國家。是誤人也。誤己誤人,又豈本心所願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餘希望於諸君者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