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在羊肉湯店的門口,劉易之目送著王勳與費玲兩人策馬離開,片刻,他就看見那四個跟蹤目標大搖大擺的走了出來。
這四人似乎來自同一地方,嘰裏呱啦的談論混雜著嚴重的本地口音。
劉易之耳力極尖,他十多歲就離家出走,縱橫江湖二十餘年,大明江山什麼南腔北調他沒聽過,即便是間隔了很遠的距離,劉易之也能分清四人談論的是關於女人的春事。
這四人隻騎來了兩匹馬,兩對兩的跨上馬背,他們之所以走得很慢,正因為他們還要繼續討論關於女人的話題。
當四人走出五十米左右,劉易之策馬跟了上去,五十米的路程,是騎馬跟蹤最有效的範圍,自身安全有保證的同時,跟蹤對象也絕對不會逃離出視線。
劉易之是個跟蹤的大專家,之前,幾乎沒有人可以逃脫出他的視線,除了那次被王勳用了調虎離山之計,巧妙逃脫之外。
從那以後,他就對王勳格外的另眼相看。
前麵四人侃侃而談,笑得前俯後仰,當他們作出一個重大的決定之後,隨即鴉雀無聲,策馬趕路。
在蛛網般的巷子裏,劉易之發現四人停下馬來,大搖大擺的走進一間別致的木樓。
等了一炷香時間,四人還是沒有出來,劉易之有的是耐心,因為他可以看到木樓門外的那兩匹馬。
又過了很久,劉易之決定去看看情況,他牽著馬匹若無其事的走了過去,發現這間木樓竟然是風月場所,同時,門口還有一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婦正朝他勾了勾纖纖玉指。
劉易之從來就不去這些地方,臉上不禁一紅,趕緊離開,停在五十米左右的彎道上進行監視。
大約過了兩炷香時間,四人還是沒有出來,劉易之估計,四人死在溫柔鄉都有可能,這時,他似乎失去了耐性。
可是,進去尋找他又不敢,不進去又怕失去跟蹤目標,劉易之內心相當糾結,就在這時,四人提了提大褲管,狼狽的走出大門,默不作聲的跳上馬,策馬而去。
劉易之大喜,第一時間尾隨,跟蹤了一大程,直到抵達了大柳鎮管轄的區域,四人來到一間土院子,停下馬來。
大柳鎮東靠近京杭大運河,南臨塢山,農民可以豐衣足食,總的來說,此地既不算清貧也不算很富裕。
這間土院子就是四人的落腳點,由於大柳鎮沒有風月場所,他們有機會到達富得流油的威穀鎮,假如不吃點什麼,或者,不幹點什麼,四人好像是不會甘心的就此打道回府。
劉易之發現院子裏隱藏了許多他們的同夥,劉易之立即將距離礦大到一百米左右,進行監視。
直到天黑,院子裏走出幾個大漢,兩對兩的拿著一架雲梯,乘著月光向右邊的道路步行而去,在他們身後還跟著兩輛驢車。
附近沒什麼居民,這群人鬼鬼祟祟來到一條大河邊,河麵上停了一艘大船,劉易之憑借著月色遠遠看去,發現這艘大船頗有規模,絕對不是普通漁民捕魚的漁船。
由於河邊上沒有設置船埠頭,一行人費力的豎起了大雲梯,倒了下去,擱在大船的船舷上,如法炮製了兩架雲梯,另一部分人直接拿起木板,一直鋪到船頭,如此一來,一道人工木橋已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