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反應敏銳的人即將走俏
“三A”供應鏈
《世說新語》(劉義慶編著)中記載,幼時的孔文舉隨父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很有名氣,官拜司隸校尉。登門拜訪的人都很有才能,需要稱為其表親才得以進。當時文舉來到李府,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府的君親。”得入。見麵後,李元禮便問他:“你和我有何親戚關係?”文舉回答說:“過去,我的先人仲尼與你的先人伯陽有師生之尊,所以我與你有通世之好。”李元禮和賓客莫不為之驚奇。後來太中大夫陳韙到了,別人就把剛才的事告訴了他。陳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說:“想君小時,必當了了。”使陳韙很難堪。
孔文舉在受到別人貶低時能迅速做出反應,接過別人的話題巧妙予以反擊,既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又抓住了別人的弊端。這裏麵的邏輯性、推理性,更重要的是他這種反應的快速性,實際上已經把成人後天智識需要思維而產生的一些判斷,早就在他輕鬆地通過直覺、靈感雙向互動很快達成。所以在短短的時間裏,他就能準確地捕捉和反應過來。從其對答之中,可見其靈感透發的靈活、直覺反應的敏捷。此類幼兒智識快速而準確的直覺反應,曆史上俯拾即是,數不勝數。
尤其是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而又千變萬化的世界上,我們必須腦子活躍、思路開闊、反應敏銳、四肢勤快,我們必須有新的觀念、方法、發明、創造,新的賺錢之道、理財技巧……這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而且,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布的“健康十大標準”之七是:“眼睛明亮,反應敏銳”。“敏銳”才是勝利的根本。
21世紀是終生學習的世紀。人們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成功的速度將重新界定社會財富的二次分配額度。今後的市場經濟,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是觀念的更新、頭腦的競賽。一個人今天對新生事物反應的遲鈍與敏捷,將於明天的財富階層相對應。
我們今天是網絡時代。互聯網是21世紀的革命性工具,它絕不亞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它首次將人類引領到了全球性的資源共享社區和第一個自由貿易區,經濟快捷,互動性強,故又被稱為第四媒體。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商務活動——電子商務,促進了買者和賣者直接發生交易,減少了中間環節、縮短了交易時間、降低了經營成本、減少了資源浪費、擴大了經營範圍,營造了麵向全球的網上商貿環境,而電子數據的交換已經開始取代傳統的直接貿易方式。新工具的產生與運用形成了新經濟,而新經濟的革新就是新工具與有主觀能動性的勞動大軍的最佳組合。以網站和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經濟將使未來經濟全球化、網絡化、無形化、大眾化。如果說200年前,工業經濟開始取代傳統農業經濟,那麼今天正是知識經濟取代工業經濟,工業社會進入信息社會。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每一個人,正麵對全球性的資源和財富的重新整合及重新分配,都不敢怠慢,必須追隨時代的發展,通過信息產業帶動工業經濟的發展,實現跨越式飛躍。未來人們接觸最多的將是電腦和網絡,消費創造財富將是每個人所能感受的全新概念。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背景下,你能不敏銳、敏捷嗎?
當今社會已進入一個網絡世界和嶄新時代,網絡是今後發展的主要趨勢。因特網、電話全國聯網、銀行電子結算網絡,肯德基、麥當勞連鎖店等網絡形式的生意,無一不在我們眼前頻頻展現並與日俱增。可以說,用網絡經營自己是一生也挖掘不盡的寶藏。網絡事業使普通人由平凡而璀璨、由約束而自由、由卑微而顯貴。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不要怨天不夠高,不要怨地不夠寬,首先要問的是這鳥有沒有比鷹飛得更高的願望,這魚有沒有敢躍龍門的誌向。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的!
“敏銳反應,快速行動”是實現我們所倡導的價值取向的途徑和保證。它是同一過程的兩個階段,敏銳反應重在思維,快速行動重在實施。
認知第一。敏銳反應首先是一種認知,是知己知彼,包括對市場形勢、政策走向、對手動態和內部變化的認知,是對危機的覺察、對風險的識別,是敏銳力的集中體現。敏銳反應也是一種定位,是對自我的正確認識和把握,要特別注意正視自己的弱點並想方設法進行彌補。敏銳反應更是一種決策,是在認知基礎上的決斷,並最終提出應對危機、解決問題的方案。
速度致勝。我們正處於一個信息化時代,以速度致勝正成為這個時代的顯著特征。對員工來說,快速行動就是看到想到,說到做到;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執行任務不講條件,不打折扣。對企業來說,快速行動就是永遠比對手想得早,想得遠,永遠立於創新的風口浪尖。快速行動還反映在發展的速度上。火箭若沒有一定的速度就脫離不了地球,永遠無法進入那一片璀璨的太空;泰格林紙若沒有超常規的發展速度,就永遠不能進入國際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