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走為上避敵 走出天下計(2 / 2)

其實在這幾天的時間裏,遊海龍打了兩場戰爭:

第一場就是這守城戰爭,這是遊海龍第一次指揮的實兵戰爭;第二場是謀取殿下的謀略戰,這也是遊海龍第一次運籌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而這場戰爭令他贏得了更多的人來歸順,和更多人的物質支持。

這兩場戰爭的勝利讓遊海龍得以立足天下,而隻要能夠立足,就是拚了命也要實現自己的願望——這就牽涉到遊海龍的性格了:

不成功,便成仁。

遊海龍取得這樣的戰果,肯定會引起孟如龍的憂慮和憤怒了,天子之怒從來都是震撼乾坤的:

孟如龍親自出馬,同時又調動了幾路大軍向遊海龍包抄過來。

孟如龍認為:

趁著遊海龍的羽翼未豐,趕快織一個特大的網,把他給死死地網住了。

然而,結果卻完全出乎孟如龍地預料:

遊海龍的手下兵並不多,卻都是精銳的騎兵;遊海龍手下的將也不多;卻也都是良將——這還多虧在平素裏,遊海龍對於一些將領地敲打和提攜。

既然孟如龍的軍隊都是衝著自己來的,遊海龍就和天鳳他們演起了“雙簧”:

自己總是跑來跑去的調動孟如龍的軍隊,而天鳳他們又主要在後麵攆著打。

遊海龍和天鳳的軍隊都是騎兵,孟如龍的軍隊是騎兵和步兵混雜著的,這跑來跑去的打仗孟如龍的軍隊肯定不占優勢的。

遊海龍所跑的地方都是處在南川和北疆、西蕃兩國交彙的地方,孟如龍總是有些鞭長莫及。

在很多人看來——遊海龍就隻會逃跑,但不可否認的是他采用的是三十六計中的走為上計。

此計原文:

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全軍退卻避開強敵,以退為進靈機破敵,這樣,同正常的兵法並不違背)

此計是在對自己極為不利的情況下才采用的,把此計理解為一走了之那就大錯特錯了。

巨大的災禍就要來了,當事人肯定要逃難的,但逃難隻是這其中第一層次的內容。

在逃難的過程中,怎樣把禍端給徹底地甩掉,甚至化不利為有利,進而轉敗為勝才是此計的精髓。

遊海龍看似在逃難,但在逃難的過程中,他的軍隊卻屢打勝仗,逃來逃去的,軍隊人數也越來越多;而孟如龍的軍隊看起來絕對是乘勝追擊的一方,卻損失了三成的人。

很顯然遊海龍走的是很成功的,而這走為上計卻很快就讓他獲取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