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艾葉油
本品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的幹葉或鮮葉中所含揮發油,其主要有效成分為蒲品烯醇-4(Terpinenol-4)與α-萜品烯醇(α-Terpineol)。
【藥理及應用】本品及萜品烯醇-4和α-萜品烯醇均能直接鬆弛氣管平滑肌,對抗原、乙酰膽堿和組胺誘發的氣管平滑肌痙攣和哮喘均有保護作用。還具有抗過敏作用,可抑製致敏肺組織釋放過敏的慢反應物質(SRS-A),並能拮抗SRS-A和5-羥色胺的作用。亦具有一定的祛痰、鎮咳作用。對心髒無興奮作用。用於支氣管哮喘和哮喘型慢性支氣管炎。
【用法】口服,每次2丸,1日3次。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時,10日為1療程,可連續用藥2~4療程。
【注意】少數患者服後有咽幹、惡心、胃部不適、頭昏等反應,一般不需處理,可自行消失。
【製劑】膠丸:每粒含艾葉油0.75ml。
百咳靈片
【主要成分】由豬、牛、羊或家禽的膽汁製成
【應用】百日咳
【用法】每歲1次1片,10歲以上,每次10~15片,1日3次
杜鵑素Farrerol
本品為杜鵑科植物滿山紅(興安杜鵑,Rhododendrondauricum)所含祛疾有效成分,已能人工合成。
【性狀】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熔點229~232℃。不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易溶於丙酮。
【藥理及應用】本品具有粘痰溶解作用,用後可使痰內酸性粘多糖斷裂,痰的粘滯性降低,痰液變稀,易於咯出。因此,痰量逐漸減少,咳嗽亦減輕。本品尚能促進呼吸道纖毛運動,並有抗炎症作用。主要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及其他痰多咳嗽。
【用法】口服,每次50~100mg,1日3次。
【注意】
(1)有輕微口幹及胃腸道反應。
(2)長期大量用藥可致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有肝病史及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製劑】片劑:每片50mg。
附:其他滿山紅製劑
滿山紅片:每片含杜鵑揮發油2.5mg,每次服2~3片,1日3次。
消咳喘糖漿:為滿山紅粗提取物的糖漿劑,每瓶100ml,內含鎮咳有效成分杜鵑酮(Germacrone)和杜鵑素。有祛疾鎮咳作用,用於慢性支氣管炎等疾多、咳嗽。口服,每次7~10ml,1日3次。
複方滿山紅肢囊:每粒含滿山紅揮發油(包括杜鵑酮)15mg、滿山紅總黃酮(包括杜鵑素)25mg、遠誌皂甙50mg、刺五加醇浸膏35mg。本品有止咳、祛痰作用,並能增強機體抵抗力。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輕度肺氣腫等引起的咳嗽、多痰。
複方桔梗片
(不含阿片)
【主要成分】桔梗、遠誌、款冬花、甘草流浸膏、苯甲酸鈉
【應用】鎮咳、祛痰
【用法】每次3~4片,1日3次
複方枇杷糖漿
【主要成分】枇杷葉、麻黃、甘草、桔梗、紫苑、苦杏仁、蘆根
【應用】祛痰、止咳
【用法】每次5~10m1,1日3次
甘草流浸膏ExtractumGlycyrrhizaeLiquidum
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的根和根莖經乙醇提取、濃縮製得。
【性狀】棕色或紅褐色液體;味甜、略苦、澀。
【藥理及應用】為粘膜保護性鎮咳藥,可蓋在發炎的咽部粘膜上,減少局部感覺神經末梢所受刺激,從而發揮鎮咳作用。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具有止咳、祛痰作用。常與其他鎮咳、祛痰藥製成複方製劑應用。
【用法】口服,每次2~5ml,1日3或4次。
【製劑】複方甘草合劑(布朗合劑,Brownmixtrure):每瓶500ml內含甘草流侵膏60ml、酒石酸銻鉀0.12g、複方樟腦酊60ml、亞硝酸乙酯醑15ml、甘油60ml及蒸餾水適量。有鎮咳、祛痰作用。用於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支氣管炎初期。口服,每次5~10ml,1日3次。本品放置後可有少量沉澱,服前應搖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