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外交求學卻無路
和田一夫呱呱落地,便展顏一笑。助產婆預言他是個了不起的送財人。他3歲就會賣貨,被人驚為天生經商之才。他被同學譏諷為“雜貨仔”,就揮拳捍衛自尊。他立誌做一個出色的外交家,卻因祖父的一句話喪失了機會。上大學,由於思想激進被校方勒令退學。進“生長之家”,發誓做個“出人頭地的百貨企業家!”
和田一夫說
“神想觀”決不是用來賺錢的一種道具,它有助於自我控製。我要讓更多人幸福快樂的願望常常和神的波長一致,所以靈感便從靈界降臨在我的祈禱中,這就成了我的智慧源泉。40年來我每天清晨一直堅持做神想觀,不可思議的事情真的不斷發生。
日本——美麗的島國,如一條長龍靜臥在太平洋中。舉目是浩瀚的大洋波濤,腹背與廣闊歐亞大陸隔海相連。孕育了生命的神奇物質——水,日日夜夜拍擊、搖撼著這片依戀在海的環抱中的神奇土地。
這是大和民族的祖國!是一片孕育了無數傑出人物,產生了許多美麗傳說,屢度創造人間奇跡的國度!
小小島國,資源匱乏,颶風海嘯,光顧頻仍。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地質構造,使得火山、地震,屢屢洗劫海島。但嚴酷的環境沒能使大和民族屈服,大自然烈雨勁風反而陶冶出了日本人堅韌不拔、永不屈服的頑強精神。
明治維新,勵精圖治,富國強兵。日本從此走向了世界。和服、相撲、木屐、榻榻米,島國的習俗與文化成了世人共識的語口。
就在20世紀,日本便兩次震驚了世界!
三四十年代,日本軍國主義者對中國和東南亞發動了瘋狂的侵略戰爭。它作為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策源地,與德國法西斯遙相呼應,殘害百姓,搶掠財富,其殘暴的獸行令世人震驚!日本也因為其軍國主義滅絕人性的法西斯侵略行徑,被永遠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
本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日本人民在戰爭的廢墟上,經過頑強的努力、拚命的工作,實現了經濟的騰飛!從連食物都匱乏的戰敗國,僅用二三十年便成長為經濟強國,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這是一個不凡的民族!它曆經苦難,卻不被苦難壓倒;也曾誤入歧途,卻能默默地從失敗處爬起,咬緊牙關,堅韌地繼續前行,不屈不撓地走向理想和輝煌!
創造了“從零到億萬”的經濟神話的企業奇才、八佰伴國際集團總裁兼八佰伴百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和田一夫,便是大和民族令人驕傲的兒子!
和田一夫出生在靜岡縣熱海市。
三麵臨水的伊豆半島北端便是熱海市。這是一座人口僅四五萬的美麗城市,以溫泉旅遊聞名於日本。它距東京僅百餘裏,交通便利,風景優美。流經岩熔地帶的地下水帶著恒溫,汩汩流淌,不疾不徐,升騰出嫋嫋的輕霧,把小鎮映襯得溫情脈脈。熱海樹木蒼鬱,空氣潤澤清新,一派田園風景式的美麗,吸引著南來北往的客人。
20年代轉眼到了最後一年——1929年。和田家的兒媳婦和田加津正腆著肚子為年關忙碌。丈夫和田良平要當爸爸了,滿心的新奇和喜悅。公公卻沒這麼樂觀,飽經滄桑的臉上沒有一絲喜悅:他在為生活憂心。
日本在1927年就開始了經濟危機。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到了1929年,工業生產從危機前的最高點降到危機後的最低點,降低了30%—70%,出口貿易一蹶不振,物價綜合指數從174.5%降至120.4%……企業倒閉,工人失業。外出逃荒、凍死餓死、賣兒賣女的事情屢見不鮮,每日耳聞目睹都是悲慘的消息。
和田家本份勤勉:外麵的事雖知道不多,但世道艱難,活計難尋是確確實實的。一家之主老和田原是耕地的農民,後來熱海市擴大,田地變成了市鎮,他便到近郊販些菜賣,好歹有些收入。
兒子良平和新婚兩年的媳婦加津,都在工廠裏打工。活計很忙,常常延長工時,工頭態度粗暴。但畢竟有收入,能糊口。
老和田雖然也歡喜添丁進口,早日當上祖父,這可是他的頭一個孫子呀!可在生活拮據的日子,添個孩子便是多了一張吃飯的嘴。況且,兒媳帶著個繈褓中的孩子,也無法再去謀生。老和田一杆秤的生意,畢竟撐不起家來。老和田得閑便巴嗒巴嗒吸著煙,憂心著這個即將落地的孫兒的生計。
1929年是農曆的蛇年。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傳說是秦方士徐福率500童男、500童女渡海東征赴島,繁衍生息而成。《太平廣記》記載:“徐福,秦方土,福亦作市。宇君房,始皇時,大宛中多枉死者,有鳥含草覆死人麵即活。鬼穀先生謂:‘是東海中祖洲上不死之草。’始皇乃遣福求之;福求得童男童女各三千人與偕,乃乘樓船入海,一去不返。”說的即是此事。
從徐福的入海求藥而不還,到日本詩人阿倍仲麻呂長安求學、與大詩人李白的詩詞唱和,到大唐高僧鑒真和尚的東渡傳經,日本與中國,兩千多年的歲月比鄰而居,其間的關係千絲萬縷!
日本人與中國人,不僅人種相近,就是文化典籍,風俗習慣,也有許多相似之處。若要詳細考證,許多事都有可圈可點的詳細出處。它的文字自不待說——除了讀音不同,本身就是原湯原味的漢字。它的和服據說便是沿襲了中國唐代的服裝。
在中國人的十二生肖中,蛇被稱為“小龍”,與龍相似,是個吉祥的屬相。日本也是如此。和田家的長孫即將誕生在龍年,即便有再多的苦惱,仍擋不住這份平添的祥瑞之氣。
加津是勤快利索的媳婦,即使臨產在即,仍不停地忙碌。她記得母親的話,懷孕期間越是活動,生孩子便越容易,所以她一直做著家事。煮飯、打掃、縫製嬰兒衣物,晚上為他們父子燒洗澡水。記得當年媽媽都是陣痛發作後才從田裏趕回家。有一個弟弟趕不及回家,在路上就生了下來。
加津也是直到陣痛漸密,才停下手中的活計。她幾乎連步都不能移了。她挪到門口讓鄰家大嫂為她去叫丈夫。待良平慌裏慌張把助產士請到家時,嬰孩已呱呱墜地了。
助產士把胖乎乎的嬰孩抱在手中,樂滋滋地向家人報喜:“恭喜恭喜,是個胖小子!”說也奇怪,一直眯著眼哇哇哭叫著的小嬰兒,此時忽然睜開眼睛,停住哭聲,居然咧嘴展顏一笑,驚呆了眾人!
見多識廣的助產婆最先回過神來,嘖嘖自豪道。“真是奇了!別的嬰孩都是哇哇哭著的小討債鬼,這個孩子怎麼落地就會笑?莫非是來送財的?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若是助產婆能活到今天,一定該為自己超凡的預言應驗自豪了。和田一夫真成了擁資億萬的富豪,不知是托了助產婆的金玉良言,還是吉人自有天相?這曆來是個見仁見智的謎團。無獨有偶,據相術師稱,和田一夫有著極為罕見的掌紋,亦不知是天設地造,還是後天修煉。
當時老和田聞知此言,立刻連連鞠躬:“過獎了,過獎了。托您美言!我們家能出什麼人物?平平安安有碗飯吃就不錯了。”
不知日本人是否也有我們這種給寶貝起個賤名,免除災難的心理。但在命名時,老和田一再堅持給這個孩子起個普通的名字。祖父說。“他是長子,老大,就叫一夫吧。”小倆口兒看看懷中的孩子,相視一笑,就算通過了。
這個合乎日本人起名慣例,帶著某種紀念意義的名字,再普通不過了。誰也沒想過日後他會聲名赫赫,馳名環宇。但它很符合日本人鋒芒內斂、藏而不露的性格——典型的東方民族內蘊、內向的性格。
小一夫憨態可掬,虎頭虎腦,愛笑不愛哭。他精神十足的樣子,著實令人疼愛。
不知是否因為助產婆那番話起了心理暗示的作用,初時愁容滿麵的老和田,自見小一夫後,好像變了個人似的,顯得喜氣洋洋的。每天出門前,要抱抱孫子;晚上回家,頭一件事便是把一夫抱在懷裏,逗弄親吻。
但老和田自有想法。助產婆的預言他再沒有提起過,也不許別人提起。人若說此事,他一律“低調處理”:說哪裏話,他能混碗飯吃就不錯了。說這話時,老和田心裏卻暗鼓勁:這個有異稟的孩子,一定要好好栽培,說不定將來真能幹大事呢!
大和民族與中華民族文化同源,也是篤信“謙受益、滿招損”的哲學,知道“水秀於林,風必摧之”的辯證哲理。
初為人母的加津,自然顧不了這許多。她滿心喜悅又忙忙碌碌。兒子生下來了,不管他有沒有出息,是醜是俊,都是娘的心頭肉。何況公公說的有道理,小孩子家,不能慣壞了他。
一夫降臨帶來的喜氣還未消散,家中的窘境已漸露端倪。加津生產之後,老和田在家幫了幾天忙,良平則要趕去工廠上班。可工廠這兩個月的工錢卻一直沒發下來。老和田看家裏事兒不多,又急著出去做小生意了。
幸而加津吃苦耐勞慣了,產後,身體複元很快。“七朝之慶”時,已經可以下床幹些輕活了。又過了一個禮拜,就可以在家裏操持家務了。
物價瘋長,收入卻寥寥無幾。良平的廠子明顯不景氣,老父的收入也不及原來了——因為人們的收入太少了,通貨膨脹卻愈演愈烈。家中已很久沒吃白米飯了,飯中的蘿卜越摻越多。良平雖然希望哺乳的妻子吃得好些,但加津每次盛飯都把蘿卜少些的飯盛到公公碗裏,自己則吃最差的。
飯後的時光,大家不再能輕鬆地聊會兒天,逗逗小一夫,收人的苦惱已越來越沉重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