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四年八月,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決定集中北京大學等單位的科技人員,研究製造中文照相排字機,定名為“七四八工程”。北京大學科技研究人員經過調查研究,於一九七六年提出一個高起點的研製方案:瞄準照相排字機的世界先進水平,直接研製激光輸出記錄的照排機。漢字以單音節文字為主,拚合能力強,極大地豐富了漢語的詞彙,但是漢字的字數大多,結構複雜,信息處理量大,對漢字排版機械化設計工作來說,都是障礙。在這種情況下,科技人員沒有采用國外的字形存儲方法,而是另辟蹊徑,開發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漢字信息壓縮和複原技術。他們在電子工業部的協作下,於一九八一年研製出原理樣機華光Ⅰ型,後來又研製成經進一步改良的華光Ⅱ型,並於一九八四年供天津市出版局和新華社等單位試用。一九八五年五月,該係統正式通過國家鑒定。新聞界就此事所發布的新聞被評為一九八五年十大科技新聞之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並小型化的華光Ⅲ型機,在一九八六年獲得了第十四屆日內瓦國際科技發明與新技術展覽會金牌獎。同年,他們又推出華光Ⅳ型機。這種照排機的核心部件照排控製器,經過幾次更新換代,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以後,使整機的穩定性進一步提高,可靠性得到了保證。華光Ⅳ型機與前幾種機型相比,軟件的功能更為齊全。該機型比Ⅲ型機體積縮小了二分之一,價格下降了三分之一,字庫容量大、字形變化多,采用“五筆字形法”輸入文字,可對文字、圖象進行同步輸出。新的華光機型贏得了國內用戶的好評。截至一九八八年底,已生產華光Ⅳ型精密照排機85套(其中50套用於報刊圖書印刷),榮獲一九八八年國家優質銀牌獎。為國家研製激光漢字照相排字機做出突出貢獻的北京大學王選教授榮膺中國印刷界的最高獎,首屆(一九八七年)“畢獎”。
在手選照排機研製方麵,進入八十年代後,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繼上海勞動儀表廠之後,西北光學儀器廠、鹹陽鑄字機廠、吉林光學儀器廠、無錫照相排字機廠以及北京印刷機修配廠等,在八十年代初也先後研製出字版手選式照相排字機。手選照排機的特點是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安裝和操作都很方便。隨著微型計算機的普遍應用,在手選式照排機上安裝電腦,使它在版式處理上更為方便,已成為八十年代中期照排機發展的主流。
中國在照相排字機的研製方麵,既立足於國內,同時也注意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一九七九年十月,英國蒙納公司在北京、上海兩地分別舉辦展覽會,展出漢字電子計算機激光照相排字機。這在當時是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第四代照排機。此後幾年,北京新華印刷廠和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對在展覽會參展後留下的兩台樣機的技術設計,做了大量的消化、吸收工作,在軟件設計上,已有大量改進和創新。一九八四年,北京新華印刷廠將蒙納激光照排係統轉給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該所與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分別建立照排實驗中心,為在出版社比較集中的地區,建立大型的照相排版中心摸索經驗。
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照排中心在引進的蒙納激光照排主機的基礎上,研製出HP B1.01微機漢字書刊排版及高級文書處理係統,於一九八五年六月通過了部級鑒定。這表明在書刊排版方麵應用高級的自動照排技術的時機已經成熟。為了對現有印刷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國家出版局於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召開了推廣自動照排技術座談會,並於同年十二月批準北京激光照排中心等單位引進蒙納激光照排硬件,與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研製的《科印》微機排版軟件配套,分別裝配在國內一些主要書刊印刷生產廠家,形成自動照排網絡係統。在出版係統向國外引進的照排機中,除了蒙納照排機以外,還有日本的寫研、森澤等廠家的激光照排機。
▓▓▓▓ 照相製版技術的變遷
清光緒二十六年(一九○○年),上海徐家彙天主堂所屬土山灣印書館在中國最早試用照相製版術。一九○三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相繼應用。在此後的近半個世紀內,照相製版技術在中國發展很慢,到本世紀四十年代末期,還隻有沿海和內地少數城市的印刷廠或製版廠有簡陋的製版照相機,不少印刷廠仍用手工描繪製版。
照相製版按其印版的製作技術,可分為平版照相製版、凸版照相製版和凹版照相製版三種。在照相原版製作階段,這三種照相方式大同小異,然而在印版製作階段,平、凸、凹三種印版的製版方法卻大相徑庭。
五十年代,照相基本上以濕版為主,隻是在分色時,才用到軟片;六十年代開始使用國產軟片;到八十年代,基本上淘汰了濕版,實現了“以幹代濕”的轉變。五十年代,不少印刷廠在平版製版時還用手工繪石,六十年代普遍使用鋅版平凹版,七十年代以後,國產的預塗感光版(PS版)越來越多地投入市場,有逐漸取代即塗平凹版之勢。
四十年來,凸版製版技術有進步,也有曲折。凸版原先是以銅、鋅有色金屬作版材,采用腐蝕製版法;五十年代使用撒紅粉腐蝕法;六十年代開始應用無粉腐蝕;進入七十年代,普遍開展以感光樹脂版代替銅鋅版的研究,但成效不大;八十年代大量使用的仍然是無粉腐蝕銅鋅版製版法。
一、照相實現了“以幹代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隻有上海、天津、北京等幾個大城市的印刷廠擁有照相製版設備,使用的感光材料是現用現塗的濕法碘化銀火棉膠,“濕版”的名稱即由此而來。
五十年代的照相,多是一幹二濕三翻陰圖。五十年代後期,印刷廠推行平凹版,照相才出現了一幹一濕兩翻陽圖。它隻需要拍照兩次:第一次拍連續調陰圖軟片;第二次用濕版再翻拍成加網陽圖。這個新工藝把照相次數由三次減為兩次,而圖象清晰度增高,階調再現性好,成本還可以降低。
不論是“三翻”、“兩翻”,都離不開濕版,其主要原因是當時中國沒有感光材料工業,製版軟片完全要依賴進口,而且價格昂貴。到六十年代初,汕頭感光化學廠與北京印刷技術研究所通力協作,生產出“公元”牌製版軟片,供應市場,結束了中國印刷工業依賴“洋軟片”照相的曆史。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為適應書刊印刷業蓬勃發展的需要,化工部第二膠片廠生產的“華光”牌製版軟片也大量問世。國產的製版軟片基本上滿足了印刷業照相製版的需要。
由於七十年代後期直接加網照相分色工藝的推廣,繼之以國產軟片的大量供應,進入八十年代以後,在大型印刷廠中,軟片完全取代了沿用一百多年的羅甸濕版,完成了中國照相製版曆史上“以幹代濕”的轉變。
二、從人工分色到電子分色
五十年代初期,在照相製版技術還不十分普及的情況下,彩色製版大多是采用人工分色的辦法。操作人員憑借經驗和想象,用手工臨摹描繪,把原稿分解為印刷的黃、品紅和青三基色,並做成分色版,再通過疊印,使印刷品再現出原稿景物的顏色。
五十年代後期,印刷廠開始應用蒙版技術,這是通過蒙合一定密度的圖片在照相或拷貝的時候,對顏色和階調進行校正的一種方法。蒙版修正法,免除了大量手工修正之苦,縮短了製版周期,提高了複製質量,把彩色複製水平又提高了一步。
一九七七年六月,國家出版局在西安召開的北京、上海、遼寧、陝西四省市照相製版新工藝經驗交流會上,與會者相互介紹了直接加網分色、四色製版印刷的先進經驗。這種新工藝強調規範化操作,嚴格進行數據控製,把照相製版技術由過去主要依靠經驗轉向更多地依靠科學規律。與間接加網及六色製版比較,新工藝的照相工作量減少了三分之一,修版工作量減少了二分之一。
北京新華印刷廠和北京外文印刷廠,在一九六四年從聯邦德國引進C187型電子掃描分色機,中國的印刷工業從此開始進入電子製版的大門。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國家出版局委托中國印刷公司在北京召開電子分色四色製版印刷技術交流會,進一步推廣電子分色四色製版印刷的新工藝。到一九七九年年底為止,全國已進口電子分色機38台,其中10台屬出版係統。
八十年代,中國印刷工業中的彩色製版、膠印印刷有了高速發展。一九八四年,全國已擁有電子分色機208台,其中出版係統占54台。到一九八六年,全國電子分色機已達300台以上,其中出版係統占68台。電子分色製版已成為彩色製版的主流。中國的彩色製版技術在邁向現代化的征途上,又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三、製版技術的進步
新中國印刷工業的製版技術,也在科研領先、各方支持,共同協作的情況下,不斷取得進步。
(一)銅鋅版無粉腐蝕製版法的推廣。
銅鋅版是凸版中銅版和鋅版的總稱。銅版適宜於做比較精細的加網圖版;鋅版則多用來做線條版。
五十年代,銅鋅版製版一直沿用老的撒紅粉腐蝕法。腐蝕過程包括在版麵滾墨、撒紅粉烘烤、腐蝕。這種操作要反複做3至4遍,才能達到必要的腐蝕深度。這是一種落後的手工操作,成品的質量也不高。
六十年代初,北京印刷技術研究所從國外引進了不撒紅粉的一次腐蝕製版法,又稱無粉腐蝕法,並研製出無粉腐蝕的添加劑。但要在印刷廠推廣這項工藝,必須要有微晶鋅版和無粉腐蝕機。中國印刷器材公司分別組織廣州鋅片廠、上海東風有色合金廠生產微晶鋅版,由營口機械廠生產無粉腐蝕機。到七十年代,無粉腐蝕製版法在全國普遍推廣,完全取代了落後的撒紅粉腐蝕法。
(二)從繪石版到PS版。
膠印是從石印發展過來的。四十年代,中國的大多數印刷廠仍用石印,使用膠印很少。石印製版俗稱“繪石”,這是一種既原始又笨重的製版方法。
五十年代,平版製版開始用表麵經過研磨粗化的鋅皮取代石版。用照相陰圖版在鋅皮上曬製蛋白版,可以很方便地裝在膠印機上。這是手工製版向照相製版邁進的一大步。
隨著照相技術的推廣,從五十年代後期開始,人們使用兩翻陽圖平凹版越來越多。在以後的二十多年時間裏,平凹版始終在平版印刷中保持著主導地位。但是,在蛋白版和平凹版的感光物中,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金屬鉻;同時,使用這種感光膠必須隨用隨塗,製作麻煩,質量也不易控製。
七十年代中,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在國內首先研製成功膠印預塗感光版(簡稱PS版)。這是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感光聚合物塗布在經過表麵粗化處理的鋁基板上,烘幹後包裝備用。這種版材因係預先製作,使用方便,傳墨性、耐印力都比平凹版好,是新的一代膠印版材。一九七七年在北京市印刷二廠開始批量生產,經印刷廠使用,普遍反映較好。八十年代初,上海、陝西、四川、廣東等地先後相繼生產PS版。一九八五年,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製成PS版生產流水線。隨著國內更多的PS版生產線的建立和投產,PS版的使用將會越來越普遍,終將取代平凹版。
▓▓▓▓ 凸版印刷的高速輪轉化
中國古代的雕刻木版印刷和活字版印刷,都屬於凸版印刷。近代的凸版印刷主要指鉛印,它是從鉛活字印刷發展過來的。
五十年代初期,印刷廠用於書刊印刷的鉛印機主要是平台印刷機,如一回轉印刷機、米力印刷機(後稱二回轉印刷機)等圓壓平型印刷機。平台印刷機的壓印滾筒雖然是旋轉體,但版台仍然是平的,印刷時版台作平麵往複運動,這就限製了印刷速度的提高。這類機器,從全國範圍來說,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
一九五五年,上海中鋼機器廠在中國青年出版社印刷廠配合下,試製成單張紙凸版輪轉印刷機,印刷速度可達5000印/小時,為平台式印刷機速度的2—3倍。從此,中國的書刊印刷進入了圓壓圓的輪轉印刷階段。
一九六六年,北京人民機器廠、中國青年出版社印刷廠、北京印刷技術研究所等單位共同研製的單張紙單麵全張輪轉印刷機投入批量生產。
五十年代中期,上海人民機器廠開始試製卷筒紙書版輪轉印刷機。這種機器印刷速度高,適宜大批量產品的印刷。六十年代以後,主要的書刊印刷廠承印的中小學課本,大多是用這種機器印刷的。上海人民機器廠在原有機型的基礎上,經過改進,又於一九七九年試製成功LS204型卷筒紙書版輪轉印刷機。該機印刷速度最高達15000印/小時。截至一九八九年,在全國書刊印刷廠的凸版書刊印刷機中,有卷筒紙書版輪轉印刷機175台,單張紙輪轉印刷機465台,全張紙平台印刷機585台。一九八九年,全國書刊印刷中凸版印刷的產量為1079.2萬令。經過四十年的努力,中國的凸版書刊印刷技術邁進了兩大步,即:從平台壓印到輪轉壓印;從低速印刷到高速印刷。
▓▓▓▓ 膠印技術的飛速發展
在絢麗多彩的印刷品家族裏,膠印產品占有相當的分量。由於膠印技術的發展,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還將膠印領域擴大到文字書刊的印刷。
一、由石印到膠印
四十年代,在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中,也隻有為數很少的膠印機。例如一九四九年,北京市僅有膠印機7台,大小石印機卻有136台。大石印機用電力拖動,小石印機完全靠人力搖動,體力消耗大,生產效率低,每台石印機日產大約500張左右。從全國來說,即使這種落後的印刷機,在當時也不普遍。有的城市,例如西寧市,隻有幾台石印機,僅能印一些布告之類的印件。
五十年代初期,上海安利機器廠仿照外國的膠印機,製造了100多台手續對開膠印機。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上海安利機器廠經調整後,改名中國揚子機器廠,繼續生產這種機器。當時他們所生產的膠印機,後來人們分別稱為“安利機”和“揚子機”。五十年代中期以後,隨著國產手續膠印機陸續應市,平版印刷中的石印逐漸為膠印所取代。從此,中國彩色印刷技術開始進入新的境界。五十年代後期,在北京、上海組織印製的大型精美畫冊《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總統《蘇加諾工學士、博士藏畫集》是中國這一時期彩色膠印技術的代表作。
六十年代以後,北京人民機器廠的生產逐漸定型,成為中國最大的一家生產膠印機的專業廠。在中國人民銀行所屬上海人民印刷廠鐵工分廠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上海人民機器廠和一九六九年新建的湖南印刷機器廠,也都從事膠印機的生產。他們所生產的各種型號的自動膠印機,源源不斷地供應給各地印刷廠。到七十年代,中國的大、中型印刷廠所擁有的膠印機,基本上是國產膠印機,其中以六十年代以後製造的單色、雙色自動膠印機為主。老式的手續膠印機和“土自動”膠印機逐漸被替換下來,為鄉鎮小型印刷廠所用。
二、膠印印書的興起
六十年代以前的書刊印刷,除了畫報、畫冊、“小人書”等用膠印以外,一般的文字圖書印刷,幾乎是凸版印刷的一統天下。自從有了照相排字以後,情況才逐漸發生變化。
中國采用照相排字膠印書刊,起步於七十年代。一九八○年,全國用膠印印刷的圖書有285種,期刊66種,共計1.5億冊,隻占全部書刊印刷量的2.2%。
為了給膠印印書提供優良的技術裝備,北京人民機器廠從七十年代末開始,生產出卷筒紙雙色雙麵輪轉膠印機;上海人民機器廠從八十年代以後也推出同類型的膠印機。使用這類機器,投入的是卷筒紙,產出的是折好的書貼,印刷、折頁一氣嗬成,印刷速度每小時可達2.5萬轉以上。速度快、經濟效益高是這類印刷機的最大特點。
照相膠印印書,從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在中國興起,到一九八六年,僅用了十來年的時間,已由點到麵地推廣開來。
表中的統計數字表明,書刊印刷中膠印印書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但總的來說,膠印印書發展的速度還不夠快。這是因為由活字排版凸版印刷到照排膠印,不僅是印書工藝的變革,它還涉及到照排機、膠印機的製造,感光材料和紙張等一係列原材料的供應問題。發展照排膠印,不僅要有物資保障,還要在管理上采取相應措施,包括製訂合理的工價,以激發出版社采用照排膠印新工藝的積極性。
▓▓▓▓ 裝訂技術的進步
舊中國的書刊生產量比較小,書刊裝訂大都分散在小的裝訂作坊裏進行。這些小作坊設備簡陋,幾乎完全是手工操作,生產效率很低。
五十年代初,出版行政機關在對印刷工業結構進行調整時,也注意到了對書刊裝訂業的調整與改造。首先是將規模過小的裝訂廠在自願的原則下進行合並;其次是在書刊印刷廠中擴大裝訂生產能力。到一九五六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在書刊印刷廠中,基本上都配有相應規模的裝訂車間。
將近四十年來,書刊裝訂技術的發展,一方麵依賴印刷機械製造廠提供相當數量的裝訂機械;另一方麵依靠裝訂工人和技術人員的聰明才智,大搞技術革新。依靠這“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使書刊裝訂技術從手工操作,逐步發展到機械作業;由單機發展到局部流水線。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書刊裝訂業的調整
在舊中國,印刷工業是比較落後的,但是在印刷工業中,書刊裝訂技術較之製版和印刷技術更要落後。裝訂生產除了腳踏(訂書)、手搬(切書)使用機器以外,其餘的折頁、配頁、點漿糊、鎖線、包封麵等操作,無不依靠手工作業。在一些邊遠地區,有的裝訂廠還使用彎刀裁紙,錐子打眼和錘子訂書。
五十年代初,在行業結構調整中,一些規模過小的裝訂廠,在自願的原則下合並成為規模較大的專業裝訂廠,或合並到書刊印刷廠裏成為裝訂車間。以上海市為例,一九四九年有大小裝訂廠家130家,一九五六年,經過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以後,合並成24家。
二、實現裝訂機械化
書刊裝訂的第一道工序是折頁。這是一項相當花費人力和時間的體力勞動。手工折頁的工作量大約占整個裝訂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中國的書刊裝訂機械化就是從折頁機械化開始的。
五十年代初,華北軍區政治部印刷廠裝訂工人楊秀芝發明自動折頁機,一機多用,當時可抵30個工人的勞動。一九五六年,長春人民衛生出版社印刷廠試製成功小型柵式折頁機,以機械動作代替手工勞動,把裝訂工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在這以後,長春新華印刷廠改革單頭鐵絲訂書機為單頭騎馬訂聯動機。北京新華印刷廠試製出自動搭頁機。到六十年代中期,沈陽新華印刷廠又試製成功了單聯包封麵機。該機後經北京印刷技術研究所改進設計,由河南商丘印刷機械廠批量生產。一九七○年,上海新華印刷廠試製成功雙頭圓盤包封麵機,以後交由上海市印刷機械廠批量生產。一九七三年,長春新華印刷廠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研製出雙聯包封麵機。
在整個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前期,除了折頁、訂書和包封麵等操作逐步實現機械化以外,其它裝訂工序技術革新的成果也很多。如上海訂書機械廠製造的ZSX—02型全自動鎖線機已被許多印刷廠采用。精裝書用的扒圓機、起脊機等也相繼研製成功。
在印刷廠、印刷機械製造廠和印刷科研單位的密切協作下,到七十年代初期,裝訂的幾個主要工序,如折、配、訂、鎖、包、切等,都實現了單機操作。一九七四年,全國裝訂綜合效率每人班產由五十年代初的不足1令紙,提高到1.3令紙以上。
三、由單機向聯動生產線發展
七十年代,印刷機械向高速發展,印刷產量上去了,印、裝不平衡的矛盾日趨突出。一九七四年,從全國來看,書刊裝訂的能力大約隻有書刊印刷能力的75%,還有25%的缺口。裝訂機械化雖然比手工作業前進了一大步,但是裝訂內部前後工序之間不平衡的矛盾還時有發生;裝訂工藝流程中,半成品往返搬運,以及上下工序之間的銜接不好,也都直接影響生產效率。
一九七五年十月,國家出版局在長春召開全國書刊裝訂技術革新經驗交流會。會議對以往書刊裝訂技術革新的經驗進行了總結,提出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主要書刊印刷廠在三、五年內實現“三條線”(精裝、平裝和騎馬訂三條聯動生產線)的奮鬥目標。
早在七十年代初,上海訂書機械廠就生產出PDQ—2型騎馬訂書聯動機,裝訂速度40—100本/分,它是三條裝訂聯動生產線中實現最早的一條。經過十多年實用檢驗證明,這條國產的騎馬訂聯動生產線在技術上是比較成功的。
平裝有鎖線訂、鐵絲訂和膠訂之分。除鐵絲訂以外,在七十年代,膠訂比較有基礎。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商丘印刷機械廠、中國青年出版社印刷廠以及內蒙古新華印刷廠於一九七六年共同研製成功的PRD—01型無線熱熔膠聯動機,是比較成功的機型,曾批量生產應用。不過這種機器也還存在一些缺陷,需要進一步改進。一九八一年六月,中國印刷物資公司在福州舉辦第四期平裝無線膠訂聯動機技術學習班,進一步推廣無線膠訂聯動機裝訂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