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決戰183表(1 / 2)

三日之後,戰書上約定的開戰時間正式到來。

我與邁德納奇對坐在城牆之上,而戰爭的鐵蹄已經近在咫尺。茫茫多的敵人正在山坡外的荒原上集結,在此之前我們也在短暫的期限內做足了充分的準備。

“報告!敵軍集結完畢,整裝待發,方向應該是我們的正麵!”

聽到斥候傳來的第一手資料,我與邁德納奇一同起身,憑欄遠眺。

“對麵投入了多少兵力?我沒有數人頭的經驗。”

“唔……”邁德納奇伸長脖子粗略打量了一番,得出一個近似的數字作為結論,“大概有近萬人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內。”

“三千對一萬,情況不算太壞,隻要我們能夠把握住機會。”

邁德納奇沉穩地點點頭,將接下來的行動指令向傳令官發布出去。

……

敵軍的步兵逐漸壓上山坡,他們首先麵對的是密集排列的尖刺木樁陣列。木樁被盡可能地緊密鋪設,機動空間被限製在較小的範圍內,這使他們不得不將前進的步伐大幅度放緩。

“弓箭手放箭!”

聽到傳令官大聲吼出的命令,早已蓄勢待發的弓箭手們立刻將一輪又一輪的箭雨傾瀉進敵軍的人群當中。敵軍大概從未麵對過這樣的陣仗,猛烈而密集的火力壓製讓他們第一波進攻勢頭瞬間土崩瓦解,拋下一地淩亂的屍體後便倉惶地潰退回去。

棄誓者的弓箭手一般都是由擅使弓箭的獵人轉職而來,他們的射術在生存環境的培養下會顯現出許多可圈可點之處。不過在森林中長期的狩獵經曆卻會使他們墨守成規,強拉他們上戰場恐怕就要差強人意了。

於是我花了一整天時間悉心教導他們:一是提高他們的射擊頻率--讓他們明白兩軍對壘時不需要像狩獵那樣瞄得太準,隻要射在戰場區域內,下麵密密麻麻的一片敵人總會有人中箭;二是提高他們的射擊精度--讓他們拋開以前打獵時養成的小角度平射習慣,速成出居高臨下的射擊手感,保證怎麼射都不會讓箭矢偏出下方密布著尖刺木樁與敵人的區域。如今立竿見影的戰果讓我十分滿意,這些天的精力總算沒有白費。

經過短暫地整頓,敵軍又拚湊起了第二波攻勢。吃過虧的敵軍很快便吸取了經驗教訓,他們將運輸用的板車就地拆成一塊塊零碎的木板,當做盾牌舉在了頭頂。

高地的優勢大幅強化了箭矢的射程與力度。箭如雨下,可是敵軍的簡陋盾牌卻不能像雨傘一樣輕鬆寫意地遮擋住一切,他們每前進一步都將在身後留下數十具中箭而亡的屍體。不過這塊木板仍舊充當了最後一根稻草的角色,雖然傷亡慘重,但敵軍在箭雨下已然能夠將陣腳穩住並緩緩向前推進,他們早晚會衝到我們麵前來。

眼看敵軍已經強行推進到了半山坡,傳令官在邁德納奇的示意下再次用振聾發聵的聲音喊出號令。

“弓箭手點火!”

皮衣套藤甲是敵軍普遍身著的裝甲,很顯然這種材質對火焰沒有任何耐受力;戰場中密集的尖刺木樁又是砍伐就近的針葉林而來,材質多為含油脂量高的鬆木,十分適合燃燒。在新的一波箭矢被點燃射出後,山坡上很快便生出了一片茫茫火海吞噬掉了不計其數的敵人,幸存者再次狼狽地潰退了回去。

鋪天蓋地的大火還要再燒上若幹個小時,而為了最大規模地擴大火攻的效率,我命人將尖刺木樁從中間劃開分為了內外兩個序列,也就是說這樣的場景敵軍還要再經曆一次,看來他們要為此好生頭疼一陣子了。

“你覺得他們會用什麼樣的方法應對我們的計策?”我向身旁的邁德納奇詢問道。

邁德納奇想了會兒,通過換位思考給了我一個答案:“如果是我在指揮他們,我會先在遠處放火箭將外側的木樁全部燒掉,接下來如法炮製再燒掉內側的木樁。”

“不過對方完全沒有想到這方麵,我猜他們肯定還會硬著頭皮傻不啦嘰地用人來填,直到我們把手頭的資源全部用幹淨。說來也真是可惜……”我無奈地攤攤手道,“如果你們製油的效率能夠高一點的話,把上百缸油順著斜坡倒下去點燃,嘖嘖,那畫麵真是太美我不敢看。”

“沒什麼可遺憾的,現在的情況對我們已經很有利了,照這樣燒下去,我們能拖上一整天的時間。這樣不光可以大大消磨掉敵軍的銳氣,新打造好的鋼質武器也會源源不斷地從後方送到我們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