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鴿常見病及診斷方法
1、新城疫:俗稱鴿瘟,通常雞瘟引起。
[診狀]早期:少食,增水,毛鬆,拉稀,沒精;中後期:不食,猛增水,翅下重垂,便青綠水,閉眼,縮頭,站不穩,轉圈,死亡。
[治療]隔離,消毒,喂抗生素藥物,接種疫苗。
2、鴿痘:又稱上皮瘤、皮膚瘡、頭瘡和禽白喉。其病主要有蚊子傳染。
[診狀]在眼瞼、嘴角、鼻、肛門、腳腿上長痘疹。
[治療]服病毒靈,接痘弱毒疫苗,加強衛生管理消滅蚊蟲。
3、鳥疫:又稱衣原體病,俗稱鸚鵡熱。
[診斷]急性常發幹幼鴿,無神、不食、腹瀉、呼吸難,一側結膜鼻炎;慢性:多發於青、成鴿,一側結膜炎,流淚、眼腫重流膿、失明,鼻炎,便灰白、淺綠水樣。
[治療]隔離、消毒、口服金黴素。
4、鴿沙門氏菌病:又稱鴿副傷寒。
[診斷]腸型:鴿瘦、減食、增水、便稀褐色或綠色,有未消化飼料、惡臭、沾肛毛。關節型:關節紅腫翅下垂。內髒型:體溫高、翅拖地、無神、羽亂、鼻濁呼吸難。
[治療]飲呋喃唑酮,服土氯黴素,打慶大黴素,增喂抗菌藥,消毒衛生。
5、鴿霍亂:又稱出血性敗血症。
[診斷]體溫高,無神,呼促,羽亂,囊脹,增水,食減,拉稀,便銅綠色或棕褐色,沾腔無結塊。
[治療]隔離,服抗生素,注青黴素。
6、鴿含珠菌病:俗稱鵝口瘡。
[診斷]無神,羽亂無光,咳嗽,咽部幹酪狀的偽膜,口臭帶酸,消瘦,拉白、綠色稀糞,沾肛毛。
[治療]隔離,飲硫酸銅液,服黴菌素,用明礬水高錳酸鉀清口腔,去假膜。